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8旬翁兩顆血管瘤引劇痛 主動脈放支架避免破裂

2024/06/21 14:41

心臟外科醫師李俊毅提醒,有高血壓的民眾一定要定期追蹤,有症狀要提早檢查及治療。(大千醫院提供)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一名85歲的老翁因出現劇烈背痛後昏厥而送至醫院急診,經檢查後發現,在降主動脈的近端發現一個5.6公分的血管瘤,且在腹主動脈上也發現一個6.9公分的血管瘤,由於兩個血管瘤都相當大,隨時有破裂的風險,經接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後,分別將兩個血管瘤隔離開來,避免破裂的危險,病人術後第二天即能起床走動,並順利恢復出院。

苗栗市私立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李俊毅表示,當血管直徑變大為原本正常的1.5倍即為血管瘤,發生初期時不會有任何症狀,除非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或超音波檢查,才會意外被發現,但多數病人都是因破裂時的劇烈疼痛及休克,送至醫院才發現。雖然血管瘤不像癌症腫瘤是惡性細胞,然而一旦發生破裂,恐危及生命。

李俊毅指出,造成血管瘤發生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長期的高血壓,讓血管像吹氣球一樣變大,其次是因為感染問題,造成血管薄弱而變大。另外,有少數病人是因本身的遺傳性疾病,導致血管裡的膠原蛋白承受力不足,抵擋不住血壓而逐漸變大。若是因高血壓或遺傳性疾病造成的主動脈瘤,通常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會大到被發現,所以若摸到肚子有震動的感覺,一定要格外小心,可能已經出現主動脈瘤。

病人因兩個血管瘤造成劇烈背痛後昏厥,狀況十分危急。(大千醫院提供)

此次老翁接受的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能避免主動脈瘤破裂的危險,此項手術不會造成大手術傷口,只需從兩邊腳上的血管讓支架進入到主動脈,並且在適切的位置展開支架,即能遮蔽膨大的血管,讓血液流經支架後,血管就不會因為承受血壓而破裂。通常手術隔天可以起床走動,若沒有出血或其他問題,當日即可出院。

李俊毅提醒,有長期高血壓的病人一定要定期追蹤、服藥;另外,由於血管瘤內大多會有血栓及動脈硬化的斑塊,一旦脫落就會阻塞下肢血管,導致下肢疼痛或缺血,因此也須一併檢查。雖然冬天才是血管疾病的高峰期,但平日還是要多加留意、有症狀應提早檢查與治療、保健康。

老翁接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後,順利恢復。(大千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