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4-22 13:29

    健康網》別讓驚喜變驚嚇 心理師:「為伴侶付出」前先想想

    葉立斌/核稿編輯在風光結婚後,婚後的溝通對很多人來說是難題。近日在PTT有位女性分享自己與丈夫在美國就業與結婚並且有生小孩;丈夫覺得女主角對住在美國不大喜歡,雙方甚至常有語言暴力。諮商心理師陳家維(瑪那熊)表示,不少人在愛情或婚姻中會想要「為伴侶付出」,但有時會反而被潑冷水。他建議盡量觀察伴侶的需求

  • 2024-04-20 11:25

    健康網》照護失智長輩4撇步 醫:溝通應「簡化語言」且重複多次

    台灣明年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推估失智症人口約35萬人,7年後估將攀升至49萬人,醫師提醒,照顧有阿茲海默症的失智長輩有4撇步,分別是「建立規律日常作息」、「良好睡眠與運動」、「保持居家安全」,以及「用心聆聽,給予鼓勵」。

  • 2024-04-13 05:30

    面對情緒失控親友 9個技巧陪伴安撫

    常聽到很多人煩惱不知道如何面對親密伴侶或是家人的情緒。當我們最親近的家人或朋友在面前表現出難過、哭泣、憤怒、害怕等負面情緒時,我們可能只會慌張地叫對方「不要哭」、「別難過了」或是乾脆轉身逃走,雖然心裡想幫助對方但卻不知所措,面對別人的情緒是一個重要的人際互動能力。

  • 2024-03-05 21:07

    健康網》孩子愛唱反調 喜歡說「不」? 心理師教家長5招穩情緒

    羅碧/核稿編輯「我不要」這是每天常聽的台詞嗎?小孩愛說「不」,真讓人生氣!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蔡百祥表示,孩子大概在3歲起慢慢地學習獨立,產生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因此當孩子說「不」時,家長應抱持同理心、冷靜、安慰孩子的心態,並避免反覆向孩子講道理,保持「不要預設立場」的方式,等待孩子冷靜,再進行

  • 2024-02-22 19:46

    健康網》具體、簡短的訊息 讓小孩聽懂! 有效指令就靠「3要點」

    羅碧/核稿編輯每次請小孩做事時,可能面臨拖延、不順從,甚至哭鬧一番的反應;對此,好日子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鄭雅方指出,想給予有效指令,應掌握「簡短」、「小任務」、「具體」3要點,避免給予情緒性內容,干擾孩子行為。甚至必要時,搭配環境上的提醒,像是透過醒目的圖案標示;利用倒數計時器,增加警示性,以助於

  • 2024-02-04 05:30

    多傾聽少偏見 跨世代溝通不會心累

    40歲的小周是公司的中階主管,身為Y世代的一員,他覺得X世代上司的決策方式過於保守,提出新方案時常被駁回,每次跟這個「老古板」講話都覺得心累。而跟Z世代的下屬共事時,小周發現對方上班時經常滑手機,平時很少看電子郵件,大多數都用Line簡短回覆訊息,很難深入討論,讓他產生「年輕人就是不可靠」的想法。

  • 2023-11-19 15:44

    健康網》克服不了「社恐」? 心理師:多練這5招提升EQ

    許多人都有「社交恐懼症」,這樣的情形在與他人溝通、相處時常會遇到諸多困難。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蔡百祥分享5招培養情商(EQ)的方法,包含情緒管理、養成同理心、學會解決衝突、積極與他人溝通並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情感、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透過持續練習,也能擺脫「社恐」。

  • 2022-05-08 16:55

    健康網》「換位思考」助理解失智長輩需求

    罹患失智症的長輩,有時情緒會大起大落,或對其他人不理不睬等情形,國健署呼籲,照顧者在互動時應適度詢問失智者的需求、換位思考理解失智者感受、發揮同理心,並多用簡短、清楚指示的用語。國健署在臉書粉專「國民健康署」發文分享,許多照顧者難以理解失智者表達的需求,這是經常發生的情形,謹記以下4原則,就能解決溝

  • 2022-04-29 21:05

    健康網》伴侶說你不愛他? 外媒:試試這5種愛的語言

    明明為對方做了很多事,但伴侶仍覺得你不愛他?很可能是2個人的「愛的語言」不同。據外媒《健康線上》(Healthline)報導,有5種愛的語言,如果2個人表達愛的方式與接受愛的方式不同,卻未能妥善「翻譯」,會使得情感與善意在一來一往的互動中消失。

  • 2022-04-20 17:41

    健康網》吵架有助健康? 研究:雙方壓抑怒氣早死風險高2倍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是要勸人在家庭與夫妻關係中彼此忍耐、包容、以和為貴,讓家庭可以有更好的發展。但據《CNN》報導,有研究發現,夫妻吵架反而會讓身體與關係更健康,不過條件是有技巧的「正確吵架」,才會對家庭與夫妻關係更有幫助。美國一份研究針對近200對夫妻進行17年的追蹤調查,發現在婚姻中雙方都忍耐

  • 2022-02-18 18:30

    健康網》令人頭痛的青春期? 專家:父母懂3件事助「轉大人」

    青春期給人的印象,就是叛逆、難以溝通等等,對於許多家庭而言,青少年很令人頭痛。《CNN》報導指出,臨床心理學家 Lisa Damour認為,青少年的「難搞」,反而是他們的大腦與心理狀態正在朝更好的方向發展。然而青少年身上有2個真相與1個誤解,都需要被認真看待。

  • 2022-02-03 08:46

    健康網》年節長輩關心難招架? 醫:善用疫情作「擋箭牌」

    每到過年不免俗跟親戚團圓、拜年,除了維繫彼此間的感情外,也關心這一年來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表面看似溫馨的關心,有時卻讓人備感壓力,甚至有比較意味,像是「年終領多少啊?」、「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小孩?」令人無法招架。對此,身心科醫師表示,相聚的品質比時間長短更重要,可善用疫情作為「擋箭牌」,

  • 2022-01-30 08:38

    健康網》過年為婆媳相處焦慮? 醫教4招輕鬆「回家」

    婆媳相處一直是難解的議題,現代人婆媳同住較少,磨擦也較少,但逢年過節仍需相處。特別對於回雙方的家中過節經驗較少的夫妻,可能都備感壓力,擔心表現不好、被批評、不適應而感到焦慮。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王仁邦提出4個撇步,讓「回家」更輕鬆。先為另一半做功課

  • 2021-11-04 14:05

    語言遲緩兒3歲只會比手畫腳 醫提醒6歲前是黃金治療期

    台中一對雙胞胎到3歲時僅會使用少數詞彙,習慣用肢體動作或「抱抱」等狀聲詞表達想法,語言發展明顯落後同齡孩童,父母察覺有異就醫接受語言治療,在家也積極配合,經過1年復健,已可說出「謝謝媽媽」等簡單完整句型,漸漸追上同齡兒童,讓家人放下心中大石,醫師也提醒,6歲前是黃金治療期,發現語言發展障礙務必儘速就

  • 2021-05-09 05:30

    小霸王哭鬧講不聽? 引導孩子「說」情緒

    孩子常因為沒有讓他自己穿鞋,或不給他買玩具,就歇斯底里?老師一句責罵,或同學的嘲諷,會讓孩子打人摔東西?你是否很挫折,為什麼孩子這麼難帶?這麼愛發脾氣!他們不是過動或自閉,但不知道該如何控制情緒,不懂得用語言。●3歲以下的幼兒較容易因為生理的狀況,例如太累或低血糖,而產生情緒。所以要確保幼兒在白天也

  • 2021-03-18 06:47

    健康網》為何孩子不想跟父母聊天? 心理師曝4個扼殺地雷

    新學期開始了,父母期待孩子們升上一個年級後會變得成熟、懂事,然而有時事情不會如你所預期。最近幾個父母不約而同地反應孩子升上高年級後,在家變得越來越不說話,父母有問才會回答,而且應答內容都很簡短,多以「還好、沒事、嗯嗯…」等二字敷衍帶過。想坐下來跟他/她聊聊學校的事情,孩子不一定理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