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27 16:27
健康網》滑手機滑到烏龜脖纏身 醫曝4招改善
葉立斌/核稿編輯滑手機長期低頭、用電腦不自覺把頭往前伸,照鏡子發現好像自己的體態越來越駝,整個人好像縮成一坨,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分享4招改善,包括:保持正確姿勢、適時伸展活動、加強頸部肌肉、選擇合適枕頭。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
2024-08-31 05:30
開學日爸媽注意 寶貝上學竟烏龜頸 書包太重正在傷腰頸
學校開學了,學生們都會領到新的課本、講義帶回家,嘉義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許宏志提醒,書包太重可能引起負重代償機制,使學生出現「烏龜頸」、腹部前挺等動作,長期未改善恐造成脊椎側彎、高低肩問題,建議書包重量以5至7公斤以內為佳。書包重量5至7公斤為佳
-
2024-08-30 18:24
開學了! 別讓書包壓垮學生 醫揭「2大警示動作」
開學了!尤其新學期首日,學生有大量的課本、講義要帶回家。嘉義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許宏志提醒,書包太重可能引起負重代償機制,使學生出現「烏龜頸」、腹部前挺等動作,長期未改善恐造成脊椎側彎、高低肩問題,建議書包重量以5至7公斤以內為佳。各級學校迎來開學日,學生在新學期首先要面對大量的課本、講義,平日也常需
-
2024-07-05 20:45
健康網》烏龜頸顯老又顯胖!中醫授3招避免
羅碧/核稿編輯快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烏龜頸」?康禾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楊宗翰建議,烏龜頸不僅影響外觀顯老又醜,很可能會造成頸椎關節退化,容易影響睡眠,長期下來還會產生骨刺;分享避免3招,包括: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固定姿勢過久、適度熱敷肩頸肌肉。
-
2024-02-27 12:49
吃飯不要滑手機 女子邊吃邊滑釀烏龜頸與胃食道逆流
手機已成為民眾生活一部分,一位30多歲陳小姐平時都邊吃飯邊看手機,餐後繼續看手機,從頭部、脖子到肩膀都往前傾,甚至還有些駝背,出現上交叉症候群(俗稱烏龜頸)。她近期因胃食道逆流及便秘就醫,但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經醫師提醒改變用餐姿勢,症狀才改善。
-
2023-12-19 16:22
健康網》骨刺非老人專利! 醫揭4常見族群
沈莉馨/核稿編輯別以為只有老人會有骨刺問題!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提到,骨刺是脊椎退化的產物,因此多好發於中老年人。不過若是生活習慣不佳,如長期姿勢不良、低頭用手機、烏龜頸看螢幕等,也可能增加骨刺的風險。嚴可倫在臉書專頁「有溫度的嘮叨 台中光田骨科 嚴可倫醫師 脊椎關節骨鬆專業 - 骨筋中外」發
-
2023-11-01 19:46
健康網》2姿勢超傷脊椎! 物治師教3伸展運動緩解僵硬
你也是久坐一族?常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甚至半天時間都不曾挪動地方,小心這樣行為恐造成脊椎極大傷害。對此,禾悅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彭柏儒表示,想讓脊椎傷害降低,建議日常可做頸椎-收下巴運動;胸椎-胸椎旋轉運動;腰椎-貓牛式等3種伸展活動,有助緩解脊椎僵硬和疼痛,還能提升身體柔軟度。
-
2023-10-09 05:30
頸部保健操 4步預防烏龜頸
「烏龜頸」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尤其是長時間使用3C產品,例如低頭滑手機、從事打電腦或線上的工作者,都容易出現頸部習慣往前推且背部駝背之姿勢,時間一久,可能導致頸部周遭痠痛、易頭暈,或者更嚴重的頸椎疾病。因此除了平時保持良好姿勢外,也須做一些頸部保健的運動,預防頸部的問題並改善生活品質。
-
2023-08-15 19:04
健康網》久坐長期「烏龜頸」 中醫:小心變成大小臉
手機和平板使用者增加,缺乏身體活動,早已成為國民10大健康危險因子;而因久坐所導致的不適和疼痛,也成為肌肉骨骼疾病(MSD)或代謝性疾病的關鍵。對此,中醫師褚衍強指出,肩頸疼痛與久坐多久無關,反倒維持同個姿勢太久,得不到調整才是根源。且上班族常出現的烏龜頸,肌肉張力失衡,會改變咬合與呼吸模式,進而改
-
2023-04-28 12:45
近5成民眾有肩頸痠痛困擾!舒緩動作報你知 肩頸痠痛快走開
40歲陳先生平常上班皆久坐不起,前陣子因左邊手臂、肩頸麻痛,嚴重影響到睡眠,夜晚總是痛到睡不好,進而至診所使用牽引拉脖治療,並無有效改善,到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求助,核磁共振發現陳先生的頸椎椎間盤突出,轉介物理治療師查知他下頸椎的活動度過大、上胸椎的活動度受限。
-
2022-02-18 12:14
低頭族易出現「烏龜頸」 紅繩訓練找回正確姿勢
台中一名8歲蔡姓男童寫作業時常喊腰酸背痛,媽媽懷疑是常駝背造成的,買了坊間的八字駝背矯正帶,使用2年後效果越來越差,甚至出現明顯的高低肩,前往復健科就診發現有上交叉症候群及輕微的脊椎側彎,安排一週一次紅繩治療,經過一個半月的姿勢矯正訓練,如今可以脫離矯正帶,輕鬆維持端正良好姿勢。
-
2020-03-31 16:55
頭痛、手麻及呼吸不順竟是姿勢不良惹的禍 中醫師4招預防改善
35歲的李小姐長期頭痛、手麻、肌肉僵硬,近期症狀加劇,脖頸轉動困難,偶爾還會呼吸不順,就醫後才發現是長期姿勢不良惹的禍。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點出4大避免及改善措施,包括注意防寒及防潮、避免長時間維持同姿勢、肩頸避免負重和少吃刺激性食物。
-
2016-08-04 15:43
老盯電腦 低頭族 「烏龜頸」悄悄上身
年約3、40歲的科技公司主管,平常工作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由於長期姿勢不良,頸部痠疼、肩頸僵硬、頭疼、甚至骨刺一一找上門,成了「烏龜頸」,不僅駝背,頭、頸也無法伸直、轉動,一週以來夜不成眠,求診時幾乎是雙手托著頭來看醫生;經過藥物、物理治療、放鬆頸部深層肌肉,加上多休息及調整平日姿勢,症狀才逐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