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阿嬤的腳沒感覺… 當心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

2023/07/09 05:30

▲糖尿病患一定要做好血糖控制,以防周邊神經病變。(資料照)

文/黃彗倫

電視廣告中,小女孩騎著腳踏車壓過阿嬤的腳,阿嬤卻一點反應也沒有,讓許多人都印象深刻。從醫學上來看,雙腳的感覺消失,很有可能是周邊神經病變的徵兆,而糖尿病又是導致周邊神經病變裡的最大宗,大約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會產生周邊神經病變。

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基本定義為,糖尿病患者經排除其他會導致周邊神經病變的原因,以理學檢查或電生理測試後,仍呈現周邊神經功能異常的徵兆和症狀,那就會被診斷為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

目前科學上推論,造成糖尿病併發症的原因即是「慢性高血糖」。我們都知道葡萄糖是身體內代謝運作的一個重要營養素,葡萄糖在血中和組織內會達成一個平衡,但是在血糖過高的情況下,身體內會產生過多的糖化終產物,進而破壞血管的內皮細胞,因為周邊神經的周圍有許多小血管,當長期的血糖過高,周圍的小血管就會被破壞,周邊神經得不到營養,就有可能會失去原本的功能,例如對稱性的感覺喪失、肌肉無力或平衡感變差的情況。

防周邊神經病變 要控制血糖血壓

◎如何預防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

●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是,空腹血糖在130mg/dL以下,飯後血糖在180mg/dL以下,而糖化血色素則是在7%以下,年輕一點的患者最好控制在6.5%以下。

●血壓控制:血壓控制目標在130/80mmHg以下。

●體重過重者建議減重。

●戒菸。

●充分睡眠。

●加強運動。

目前針對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並沒有治癒的方式,能做的只有症狀的緩解,以及傷害的預防;針對溫痛覺喪失的病人,不可以自己剪指甲,不能自己去試熱水;針對本體感覺喪失的病人,盡量在家裡設置扶手,盡量不要閉眼做事等。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一旦發生就不可逆了,因此,在併發症還沒發生前就做好預防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為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