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沒有糖尿病也要注意! 營養師授控糖6撇步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1%(男性12.4%、女性9.7%)。營養師指出,現代人常外食,無形中攝取過多醣分、油脂、精緻糖、人工添加物等,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增加糖尿病風險。可藉由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多樣化飲食、攝取足夠膳食纖維、少油少加工、變更吃飯順序及規律運動,幫助控糖更順利。
營養師陳怡婷在臉書專頁「陳怡婷 Cynthia 營養師」發文提醒,外食雖然方便,但無形中會攝取過多精緻糖、人工添加物等。此外,有血糖問題的患者,若沒控制好血糖可能引起許多併發症,例如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心血管疾病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平時可藉由以下6招控制血糖。
1.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
陳怡婷說明,醣類食物為主要造成血糖上升的因素,而精緻糖又易讓血糖起伏更大。可藉由以下2點,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
●減少精緻糖:減少食用糕餅、甜點、餅乾、含糖飲料、果汁等。
●控制含醣攝取量:6大類食物中的全穀雜糧類、水果類、乳品類,為主要的含醣類食物,應個別化控制攝取量。
2.多樣化飲食
陳怡婷指出,除了控制含醣攝取量,也要記得搭配蔬菜類、豆魚蛋肉類(蛋白質)等食物,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多樣化攝取不同食材,獲取足夠的熱量及營養素。
3.足夠膳食纖維
陳怡婷表示,膳食纖維雖然也屬於碳水化合物,但膳食纖維不會被腸道吸收,且能減緩食物消化與吸收,延緩飯後血糖上升速度,不僅穩定血糖,也能產生飽足感。可遵守以下2撇步:
●從蔬果攝取:每餐吃1-2個拳頭的蔬菜、每天吃2個拳頭的水果,蔬果建議選擇不同顏色較佳,獲取不同營養素。
●從全穀雜糧類攝取:主食以未精製全穀雜糧類取代精緻澱粉,例如糙米飯、五穀飯取代精製白米;蕎麥麵、全麥麵取代白麵條。
4.少油、少加工
陳怡婷說明,過多油脂會延緩胃排空的速度,使血糖下降速度變慢,導致飯後血糖偏高,且攝取過多油脂,會增加肥胖風險。建議減少油炸物,並以瘦肉取代肥肉、選擇原型食材取代加工製品。
5.變更吃飯順序
陳怡婷指出,有研究顯示,把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放在後面吃,血糖上升的幅度較平緩,有助於穩定餐後血糖。吃飯順序可調整為先吃菜,再吃肉、飯,最後吃水果,幫助血糖更穩定。
6.規律運動
陳怡婷表示,運動能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有助控制血糖。建議每週中強度運動150分鐘、每週3-5次,若搭配每週2-3次肌力訓練更好。
陳怡婷強調,除了控糖6撇步,仍要記得按時服藥、監測血糖、定期回診、定期檢查,讓控糖更順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