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腹脹噁心一個月掉10公斤 胃閃爍造影術揪胃輕癱

2022/10/31 05:30

▲有噁心、腹脹、甚至嘔吐症狀應就醫找出病因治療;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李炯宏)

文/李炯宏

35歲女老師過去未曾有過疾病,平時僅偶爾覺得胃食道逆流,近月來出現腹脹、噁心、甚至嘔吐,自認為是胃食道逆流症狀變嚴重;這期間由於人不舒服,吃的量變少,體重竟然掉了10公斤,她驚覺不對勁,意識到恐非胃食道逆流的問題,趕緊來就醫。

經胃鏡檢查,並無明顯阻塞證據,給予促進腸胃蠕動藥物,但治療效果不佳,經過核子醫學胃閃爍造影術檢查,證實患者胃排空速度明顯變慢,才診斷為「胃輕癱(gastroparesis)」。

患者接受內視鏡經口內視鏡胃幽門括約肌切開術(Gastric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G-POEM)治療,術後無明顯不適,第二天即出院,且症狀得到立竿見影改善,術後胃閃爍造影術檢查證實,胃排空一半的時間由原本108分鐘縮短至12分鐘。

▲幽門括約肌(黃色箭頭處)。(照片提供/李炯宏)

「胃輕癱」是指在缺乏器質性因素阻塞(如腫瘤阻塞、潰瘍疤痕結痂造成狹窄等)下,胃的蠕動排空所需時間比平常更長,導致臨床上患者出現噁心、乾嘔、嘔吐、餐後腹脹及飽足感、食慾下降、上腹圍明顯增加等症狀;這類患者接受胃鏡檢查時,即使空腹超過12小時以上,胃內仍充滿未排空之食物,而幽門環往往呈現緊縮狀態。

國外盛行率高達2-4%

胃輕癱在國外盛行率高達2-4%,但在台灣卻很少被提及。目前對於胃輕癱致病機轉尚未明朗,但推測可能與調控胃蠕動收縮神經元受損有關。

胃輕癱診斷確定後,醫師可根據患者目前症狀嚴重度施行治療計畫,症狀輕微者可調整飲食生活型態如少量多餐、儘量以液態食物為主、水果蔬菜可以果汁機打碎;少吃油炸、高醣食物,配合多運動,必要時加上促進腸胃蠕動藥物,大部分患者可獲改善。

但症狀嚴重者,若治療效果不彰,可考慮內視鏡經口內視鏡胃幽門括約肌切開術(Gastric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簡稱G-POEM )治療。

▲手術切斷環狀括約肌(紅線範圍)約1-2公分,鬆開胃排空至十二指腸最關鍵閘口。(照片提供/李炯宏)

此微創手術是以內視鏡切開緊縮的幽門括約肌(胃排空至十二指腸最關鍵閘口鬆開),以利胃內食物順利進入小腸,目前實證醫學證實,術後4年仍有78%患者臨床效果持續維持改善,與傳統外科胃幽門整形術相比不遑多讓。

其他治療手術如內視鏡肉毒桿菌注射、胃繞道手術,甚至胃切除手術等,患者可在治療前與醫師多討論,以做最適合的選擇。

(作者為田中仁和醫院、彰化秀傳紀念醫院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