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38歲婦不孕一查1期子宮內膜癌 手術加試管如願產子

2024/06/25 20:03

郭綜合醫院婦產科部長林大欽醫師指對於年輕女性罹患早期子宮內膜癌,不要放棄治療癌症同時保留生育能力的機會。(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1名38歲人妻有原發性不孕與陰道不規則出血,到郭綜合醫院求診,婦科醫師檢查指有嚴重肥胖(BMI 44.6)與貧血、子宮內膜厚度1.8厘米,診斷是第1期子宮內膜癌。接受手術切除腫瘤並放置子宮內黃體素投予器,術後每天服藥,2020年取卵做試管嬰兒療程懷孕,35週早產緊急剖腹產,胎兒體重2710克,母、胎均健康。

美國著名演員法蘭卓雪於2007年6月21日子宮內膜癌手術7週年之際,發起癌症施曼瑟運動(Cancer Schmancer Movement)。該組織致力於女性癌症早期階段的診斷,她的努力幫助H.R.1245(約翰娜法案)獲得通過。這項運動支持不少早期子宮內膜癌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保守治療,證明即使面對癌症,生育夢想依然可以實現。

郭綜合醫院婦產科部長林大欽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是1種常見婦科癌症,多發於更年期後的女性,但仍有少數年輕女性罹患此癌,有年輕女性在確診罹癌後希望能保留生育能力。醫師會根據患者年齡、癌症分期和分級及整體健康狀況,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林大欽說,對於分期較低的子宮內膜癌患者(通常為1期),可考慮保守治療,如激素療法或局部切除,而非全面切除子宮,在治療癌症的同時保留子宮,為將來的懷孕提供可能性。

在治療方法,林大欽表示有1.激素療法:對於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輕患者,此療法是種有效選擇,主要使用孕激素來抑制癌細胞生長,優點是相對保守,不會破壞子宮結構,治療後仍可懷孕。

2.局部切除:針對早期子宮內膜癌,只移除受影響的內膜組織,不影響整個子宮結構,手術後,患者可自然受孕或以試管嬰兒技術懷孕。3.綜合治療:某些患者可採用綜合治療,即激素療法和局部切除術相結合,提高治療效果並最大限度地保留生育能力。

林大欽並說,對於子宮內膜癌治療後的患者,試管嬰兒技術提供1個實現生育的途徑。醫師取出患者的卵子,進行體外受精,然後將胚胎植入子宮內,許多治療癌後的女性透過試管嬰兒療程成功懷孕並生下健康孩子,證明現代醫學在癌症和生育方面的治療能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