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冬季血栓疾病好發 當心下肢阻塞

2020/12/04 05:30

▲楊女士(中)接受黃柏森醫師(右)導管介入治療後,不僅可正常走路,還可跳舞。(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

秋冬之際氣溫下滑,早晚溫差大,醫師提醒,若在走動、跑步時,突然出現下肢無力癱軟等現象,有可能發生「下肢血管阻塞」疾病,若沒有及時正確診斷治療,可能導致組織壞死,需要截肢。

突然無力癱軟 恐組織壞死截肢

楊女士十多年前曾罹患下肢動脈血栓,因走路會腳痠、腳底冰冷不適,曾接受外科自體靜脈繞道手術,幾年後仍出現血管粥狀硬化狹窄,改以內科置放支架,8個月後,依舊形成動脈血栓、斑塊。後經奇美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柏森以旋切導管清除斑塊、打通狹窄管徑,迄今成效良好。

楊女士昨天現身說法笑說,旋切術後走路很正常,還可以跳舞。

黃柏森表示,動脈阻塞指的是動脈中有斑塊或血栓堵住血管,影響血液流通,例如中風、心肌梗塞與心臟血管阻塞,下肢動脈阻塞也很常見,若雙腳動脈阻塞,初期會有下肢發冷或麻木、脫毛等症狀,進一步會出現間歇跛行、疼痛、無力,尤其冬天氣溫低時好發,這些症狀會更明顯。

奇美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志成提醒,下肢動脈阻塞嚴重者會有傷口、壞疽甚至截肢。據統計,台灣一年因動脈阻塞截肢者約近6千例,在截肢手術後成功出院者如未裝義肢、平日臥床少活動,可能引發併發症,一年內有34%的高死亡率,所以要避免下肢動脈阻塞嚴重到截肢。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