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聚寶盆》莫輕忽骨鬆 85歲嬤跌倒脆弱性骨折

2018/09/16 06:00

▲銀髮族易因骨鬆引發脆弱性骨折而影響行動,須 留心;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PIXTA)

文/蔡沅欣

▲髖部骨折最佳的治療方式是儘早手術,讓病人早日下床活動,能大幅減少併發症。(照片提供/蔡沅欣)

85歲楊婆婆身體硬朗、行動自如,每天都會到公園和其他阿嬤聊天、甩甩手、做做體操運動,上個月某天一早要出門,卻不小心拐了一下,跌坐在地上,當時覺得左側屁股、後背好痛,根本爬不起來,還好家人趕忙扶起送醫。

▲長者平常要維持適量的運動,強化骨骼肌肉來幫助平衡感的維持,減少跌倒意外。(照片提供/蔡沅欣)

急診X光檢查發現楊婆婆這一跌造成左側髖部骨折合併多節脊椎壓迫性骨折,骨折像骨牌效應一樣好嚴重,經骨質密度檢查,發現是「-4.0」,診斷是骨質疏鬆,真的禁不起碰撞跌倒。

先為阿嬤施行手術固定髖部骨折後,髖部疼痛才獲大幅改善,但因脊椎也骨折,仍無力行走,只能坐輪椅活動,後續需要長期藥物治療骨質疏鬆症。

老年人的髖部、脊椎以及手腕是骨質疏鬆症最容易併發骨折的前三大部位,這些統稱為脆弱性骨折。90%以上的脆弱性骨折是因為跌倒引起,有些脊椎骨折甚至是彎腰或提個重物就造成。

當發生脆弱性骨折,背後其實隱含更嚴重的問題。以髖部骨折而言,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5%-30%,但髖部骨折並非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許多病人死亡是因為長期臥床引起併發症,如肺炎、褥瘡、泌尿道感染、靜脈栓塞等。

髖部骨折最佳的治療方式是儘早手術,目前文獻建議若病人狀況穩定,在受傷後24小時內接受手術固定,讓病人早日下床活動,能大幅減少併發症。

速手術固定降併發症

骨質疏鬆症是引起脆弱性骨折的元凶。目前公認的骨質密度測定標準是利用雙光子式吸收儀(DXA)檢查身體中央部位的骨頭,就是最易發生脆弱性骨折的腰椎或髖部的骨質密度。檢查結果得到一個數字T值。T值大於-1,表示骨質密度正常。T值小於-2.5則表示骨質疏鬆症。

治療骨質疏鬆症,除了補充鈣質跟維生素D以外,門診常使用藥物來增加骨質密度。骨頭實際上是有活性的,處在增加骨質的造骨細胞與破壞骨質的破骨細胞所建立起的動態平衡。幾乎所有治療骨質疏鬆藥物的機轉都是作用在這兩種細胞。

適量運動、補鈣及維生素D

骨質疏鬆的治療及降低跌倒的風險是預防脆弱性骨折之道。建議50歲以上民眾都接受骨密度檢查,以了解自己的骨質密度而加以防範;平常維持適量的運動,強化骨骼肌肉可以幫助平衡感的維持,減少跌倒意外。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骨科部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