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醫列「兒童發燒」處理原則 遇「4情況」就該跑醫院!

2021/06/12 12:52

孩子發燒時,應先觀察其症狀,並在必要時立即就醫;圖為情境照。(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由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爆發,導致不少父母在育兒上更加困難,該顧慮的東西也變的更多,其中「寶寶生病、發燒」絕對是疫情期間父母最不樂見的狀況,對此醫師也分享該如何面對及處理孩子的發燒,並點出是否就醫的依據。

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則在臉書粉專「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發文指出,耳溫、肛溫達到38度時就算是發燒,但量額溫或腋溫需注意周遭環境溫度的影響;當孩子發燒時應先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況如活動力、食慾、睡眠等,並做下列動作:定時記錄體溫、

發熱時記得減少衣物被蓋,發冷時再給予衣物保暖、開始流汗時替換乾淨衣物與散熱、開始流汗時替換乾淨衣物與散熱、保持室內通風、多休息。

由於疫情,許多父母擔心到醫院會有風險,但巫漢盟指出,有些症狀發生時,不應等他人建議,必須立即就醫:

●0-3個月的寶寶發燒應立即送醫(施打疫苗的發燒反應不算)。

●發燒持續3天以上,且精神、食慾、睡眠狀況都不佳。

●發燒期間失去意識、四肢抽搐、眼神上吊甚至癲癇等。

●有COVID-19接觸史。

此外,巫漢盟也提到,孩子若持續燒到38.5度,就可考慮使用退燒藥,其中「口服退燒藥水」應間隔4-6小時服用,且口服藥需經由胃腸道吸收,效果較慢,平均約30-60分鐘才會慢慢退燒;而「肛門塞劑」建議超過39度再使用,時間也是間隔4-6小時,且它是透過直腸黏膜吸收,所以大多能在30分鐘內發揮退燒效果。

巫漢盟提醒,發燒是嬰幼兒常見症狀之一,大多由病毒感染,少數由細菌引起,當孩子發燒時可以先觀察其症狀,必要時馬上就醫,平時也可透過適當運動和均衡飲食提高免疫力;若發燒是因施打疫苗引起,則可先使用物理降溫法及搭配退燒藥,並在家觀察情況。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