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不只侵害口腔 美研究︰牙周病菌誘發腸道發炎

2020/07/03 13:50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造成牙周發炎的口腔細菌,很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元兇之一;圖為情境照。(圖擷取自pixabay)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造成牙周發炎的口腔細菌,很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元兇之一;圖為情境照。(圖擷取自pixabay)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雖然口腔保潔的衛教觀念近年來越來越備受重視,口腔和牙齒甚至能提供一個人的身體訊息,包括年齡,身份,飲食和健康狀況。而美國近期一項研究更指出,其實口腔內的細菌不單只會造成蛀牙或牙周病而已,不健康的口腔確實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整體健康狀況,甚至是誘發全身性疾病的其中一項原因,比如發炎性腸道疾病便可能正是因為口腔惡化所致。

《基因工程與生技網》(GEN NEWS)報導,過去認為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產生,通常會被認為是和腸道菌群失去平衡有關;但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近期刊登在國際期刊《細胞》(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患的腸道內,有些過度生長的外來細菌似乎和一些在口腔中常見的細菌有著非常微妙的關聯性。

密西根大學的胃腸病學內科助理教授卡曼達(Kamada Nobuhiko)多年來持續深入研究腸道中的微生物菌群,同時與口腔學院的研究團隊透過鼠驗研究並發現到,當老鼠的牙周病嚴重時,口腔內的細菌除了確實會影響腸道以外,甚至會通過兩種途徑來加速腸道的發炎反應。

在第一個途徑中,牙周炎會導致口腔中正常健康微生物組的失衡,增加引起發炎症狀的細菌,如克雷伯菌(Klebsiella)和腸桿菌種大量繁殖;接著再轉移至腸道中誘發發炎症狀。

口腔致病菌削弱正常腸道菌群抵抗

卡曼達表示,照理說腸道中也是有正常的腸道菌群可以抵抗外來細菌的侵害,但據研究觀察,患有腸道炎症疾病的小鼠正因腸道菌群受到這些來自口腔的致病菌的破壞,故削弱了它們的抵抗能力。口腔致病細菌不僅會讓腸道發炎反應更加劇烈外,若小鼠同時患有牙周炎和發炎性腸道疾病,那體重更會明顯減輕,糞便異常等症狀也會頻繁出現。

第二種途徑則是牙周炎會活化免疫系統在口腔中的口腔病原體反應性Th17細胞。而這些口腔病原體反應性Th17細胞一旦進入腸道,同樣會加劇腸道的發炎反應。

該研究的另一位作者、口腔醫學專家吉納波利(William Giannobile)對此提醒:「口腔致病細菌確實能夠轉移到腸道中進而誘發腸道炎症惡化,這個發現讓我們更須向患者強調口腔衛生的重要性,才能有助身體健康的維持。」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