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0 12:53
壯年男上腹悶痛、體重減、食慾差 竟是胰臟癌併發症!
44歲王先生因上腹悶痛持續2個月,伴隨體重減輕及食慾不佳,就醫診斷為胰臟癌併腹腔動脈幹侵犯,肝總動脈及脾動脈已被癌細胞侵犯,在化療半年後,腫瘤體積縮小且癌症指數下降至正常範圍,再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切除腹腔動脈幹、次全胰臟、脾臟,及人工血管重建動脈幹至肝總動脈,至今已有2年無復發。
-
2025-02-08 05:30
罕見裏細胞血管瘤 壯年男脾臟腫大近2倍
1名30多歲男子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脾臟長1顆腫瘤,經安排影像學檢查,發現脾臟有1顆約8公分的腫瘤(圖1),整個脾臟更比正常約2倍大,將近有17公分的大小(圖2),後續經影像導引穿刺切片確認為裏細胞血管瘤。經與病人討論過後,以腹腔鏡手術開刀切除脾臟,手術約1個多小時,術中沒有輸血治療,術後即恢復進食,
-
2024-09-14 16:11
輕忽健檢紅字! 她6年後脾臟竟腫大1.5倍確診慢性血癌
37歲的許小姐因劇烈腹痛入院,發現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出血,沒想到術後血球數值異常超標,連脾臟也腫到1.5倍,進一步診斷後確診為「真性紅血球增生症」,屬骨髓增生性腫瘤(MPN)的一種,也就是慢性血癌。其實早在6年前,許小姐的健檢報告就顯示血液數值異常,醫師提醒,MPN若未獲及早介入控制,可能導致中風、
-
2024-08-08 14:07
健康網》婦誤信能量飾品降血壓 脾臟腫大近「20公分」險送命
葉立斌/核稿編輯一名50歲婦人,因為上腹痛而就醫檢查,看診時醫師發現患者上腹痛且手腳有瘀青,詢問病史後得知,大約一年前,患者因為有高血壓,聽信能量飾品、能量飲品具有療效,還做拍打功「排毒」。經腹部檢查發現,脾臟已經腫大到20公分左右,正常人的脾臟才大概一個拳頭大而已,診斷為脾臟機能亢進。
-
2024-03-30 06:30
健康網》春天平補養生4原則 杏鮑菇料理百變又降血脂
葉立斌/核稿編輯春天是中醫人體肝藏象最旺盛活躍的時候,也是調肝理氣以及凈化調養身體的最佳季節。中醫師余雅雯分享,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養肝脾兩髒,春天平補養生4原則,包括:首選穀類、多吃溫補食物、滋養肝臟食物、味甘性平杏鮑菇。余雅雯在臉書粉專「上璽中醫 余雅雯 中醫師」發文分享,春季飲食以平補為原
-
2023-10-18 20:15
健康網》做腹超為何要禁食? 醫曝「這原因」讓影像不清晰
在做一些侵入性醫學檢查前,醫護人員會提醒「記得幾點後不要吃東西」,不過腹部超音波明明是非侵入性檢查,怎麼也要禁食?桃園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說明,吃東西會讓膽囊收縮、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在腸胃產生氣體,可能會干擾超音波,導致影像不清晰。鄭泓志在臉書專頁「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表示,超
-
2023-08-31 21:27
健康網》「第五季長夏」痰多咳嗽? 中醫教養生 除濕最重要
時序進入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轉涼,中醫師邵禹豪指出,古人把季節分成五季,其中「長夏」所指的便是春夏與秋冬交接之際,此時節濕氣非常重,容易讓人出現筋骨沉重、胸悶、痰多咳嗽、腹脹、食慾差及大便軟爛的情形,養生上除了潤肺,更要注意除濕。邵禹豪在臉書專頁「中醫師邵禹豪.阿豪醫師」發文指出,天氣逐漸轉涼,台灣各
-
2023-07-07 13:18
健康網》不是家暴!3旬女多處瘀青 一查血小板僅2萬恐中風
1名30歲女子因臉部、手臂有多處瘀傷至敏盛綜合醫院就診,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起初以為病患被家暴,需要開診斷書,結果檢查後發現,是血小板僅2萬,導致身上有不明瘀青。由於血小板正常值為15-45萬/uL,對此,醫師提醒,血小板小於2萬會有自發性出血的危險,有中風的風險。
-
2023-04-12 17:10
車禍重傷、死亡率高 醫師提醒:繫好安全帶是關鍵
20歲的陳姓男子日前與朋友出遊,轎車意外翻落至4公尺下地面,他因休克昏迷被緊急送至醫院急救,所幸經手術後復原狀況良好。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啟彥指出,當車子受到撞擊時,駕駛或乘客若未繫安全帶,容易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因此,提醒民眾無論前後座都應繫好安全帶,才能確保自身安全。
-
2023-03-02 10:41
健康網》水腫問題來自臟腑 中醫授日常8招調理改善
起床後發現水腫好嚴重,是不是身體哪裡出問題了呢?中醫師指出,水腫和肺、脾、腎等系統相關,若想改善水腫問題,建議從日常習慣中調理臟腑,如飲食減少鹽分攝取、按摩腿部增加血液循環、抬腿以利靜脈回流、泡腳改善循環不良、充分放鬆休息、適當簡單運動等。
-
2023-02-15 17:01
8旬翁罹胰臟癌 達文西手術保脾 第2天下床走路
80歲的賴伯伯去年底因追蹤攝護腺癌手術斷層檢查,意外發現胰臟尾部有3公分腫瘤,疑似胰臟癌第2期,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切除病灶,並精準縫合血管保住脾臟,失血量僅20cc,術後第2天即能下床走路,恢復良好,感謝醫師,也開心表示有信心活到長命百歲了。
-
2023-01-15 10:00
健康網》肺不好則百病纏身 中醫點出其關鍵
肺有症狀了,全身都感到不舒服?中醫師指出,「肺不清,百病纏身」,肺與脾胃之間藉由經絡連繫,關係緊密,很容易互相影響。中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開竅於鼻」。呼吸時,肺藉由橫膈膜下壓吸入空氣,呼氣時則橫膈膜回彈,由肺部排出體內廢氣,如果呼吸正常,那麼全身的氣血就會順暢。
-
2022-12-10 13:41
健康網》經前下巴、嘴角狂冒痘 中醫:不一定是上火
1名女子的嘴巴、下巴狂冒痘,用護膚品、吃清熱解毒的藥仍無改善。經中醫問診發現,患者有月經量偏少且顏色淡、經期延後、大便黏馬桶不成形、夜尿等情況,根本的原因不是上火,而是脾胃虛弱、身體虛寒、肝氣鬱結原因所致。幸好在3個月的中藥調理下,長痘痘情形緩解不少。
-
2022-12-10 11:48
健康網》如何去除身體濕氣? 中醫:從改變習慣開始
身體濕氣重,可能導致頭昏腦脹、婦科問題等困擾,那要如何去濕氣呢?對此,中醫師余雅雯指出,濕氣分為外來及內生2種,以內生為例,飲食上暴飲暴食、愛吃冷的東西,或生活上養成不運動、熬夜等習慣,都會導致濕氣加重,因此應盡量排除這些因素。余雅雯在臉書粉專「上璽中醫 余雅雯 中醫師」發文表示,濕氣分為2種,1種
-
2022-10-15 16:52
健康網》夏季常吃冰 入秋「脾虛」一堆毛病跟著來
脾臟是身體相當重要的器官,許多身體運行都與脾臟有關。中醫師表示,以中醫角度來看,脾臟不僅僅是脾,它指的是整體的消化系統。而夏天常吃冰品,到了入秋之後,常會脾虛,可能導致黏便、腹瀉、水腫、濕疹、嘴唇脫皮等諸多問題。中醫師余雅雯在臉書粉專「余雅雯 中醫師」表示,脾臟包含了胃、脾、胰、腸等系統,具有管理食
-
2022-09-10 18:40
健康網》30歲男減重術後傷口恢復慢又痛 醫一查發現脾臟血栓
血管阻塞超危險,血酸其實無處不在。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分享,1名30歲男性BMI高達50,在外院做了減重手術,一般來說傷口大約2-3天就會恢復,但過了2週還是很痛,尤其是左上腹,因而求診,抽血檢測出白血球指數偏高。雖然過重的人白血球本來就會比較偏高,但過高也不正常,詳細檢查發現脾臟有
-
2022-09-03 21:21
健康網》你有在對的時間休息嗎? 中醫師列各器官最佳排毒時間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再加上經常熬夜,導致身體沒辦法好好的休息;對此,東門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謝彌堅在臉書粉專「謝彌堅 中醫師」發文表示,各個器官都有各自的最佳排毒時間,因此建議要在這段時間好好的休息,不要讓身體過度勞累。此外,中醫師也列出各個器官平常可透過攝取哪些食物來進行保養。
-
2022-01-30 13:57
健康網》擔心孩子長不高? 中醫:運動能增加骨密度
許多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身高發育,用盡各種方式想讓孩子「高人一等」,那運動對長高有幫助嗎?運動前的拉筋會導致長不高嗎?中醫師表示,運動可以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加骨密度,幫助骨骼發育;而拉筋是幫助肌肉柔軟,對身高影響不大。東門中醫主治醫師謝彌堅在臉書粉專「謝彌堅 中醫師」發文分享:排球、籃球、芭蕾、體
-
2021-08-19 05:30
脾臟長囊腫 部分切除維持免疫功能
一名32歲男子的脾臟長出8公分巨大囊腫,另有2顆各2、3公分的囊腫,腹部常悶脹痛,去年接受腹腔鏡手術切除脾臟,再取出正常的部分自體移植回腹腔,保有正常免疫功能,重回工地上班;另一位陳姓醫師也有8公分大的脾臟囊腫,今年3月選擇部分脾臟切除術,維持原來免疫力,照常值班當醫師。
-
2021-08-18 20:05
脾臟長8公分囊腫可選部分切除術 以防「猛爆性感染症」
一名32歲男子脾臟長了巨大囊腫,有8公分大及2顆2、3公分,大到腹部常悶脹痛,去年接受腹腔鏡脾臟切除後自體移植手術,將脾臟全切除後取出正常部分切片種回,保有正常免疫功能,重回工地上班;另一名陳姓醫師也罹患8公分大的脾臟囊腫,今年3月選擇部分脾臟切除術,維持原來免疫力,現在照常值班當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