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25 16:00
6旬男長期耳鳴竟是胃逆作祟 中醫對症治療改善「雙症頭」
62歲王先生左耳受耳鳴困擾2年多,常常聽到一個沙沙沙的低頻聲,甚至會耳脹、有回音感覺,曾服用西藥但症狀沒改善,他改尋求中醫診治。王先生告訴中醫師有胃食道逆流問題,疑耳鳴與胃食道逆流有關,醫師給予中藥處方疏肝和胃、制酸降逆,服藥2週後耳鳴症狀大幅緩解;胃食道逆流也獲得改善。
-
2024-09-17 05:30
快速減重 竟患耳咽管通暢症候群
1名36歲女性嚴格節食,平均1週減1公斤。1週前,突然鼻塞、喉嚨痛,所幸COVID-19快篩陰性。然而,右耳悶脹,聽聲音時,好像隔著一層膜。只要一開口說話,或咀嚼食物,聲音就會全部灌進腦部,聽見一陣「嗡~嗡~嗡」的回音。以為聽力受損,聽力檢查正常。後以為是「幻聽」,擔心不已。
-
2024-08-11 05:30
交談老是聽到回音? 耳蝸性耳硬化症作祟
1名46歲女性,這10多年來,雙耳一直會聽見高頻且細碎的聲響,很像有人在耳邊玩泡棉,有時會聽見泡泡破掉聲;與人交談時,句句尾音會擴散,好像正使用功能障礙的喇叭,一聽見突然變大的聲響,會迴音蕩漾、煩躁不安。只有夜闌人靜時,耳鳴變小。慢性中耳炎 出現聽障、耳鳴
-
2024-07-02 14:42
台中慈濟首創耳咽管中心 提供全方位精準診斷與治療
台中慈濟醫院耳咽管中心,今天在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台中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共同揭牌下啟用!耳咽管中心為全台首創,將提供受耳咽管疾病困擾的病人「全方位評估、診斷新流程、量身訂製化」的精準診斷與治療。台中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權振表示,耳咽管是連接鼻咽部與中耳腔的構造,平常閉合,能避免鼻涕逆流或細菌傳到中
-
2024-05-31 15:52
健康網》飛機起降、爬山耳朵不適 醫授「這招」改善
沈莉馨/核稿編輯在搭飛機、爬山、潛水或搭電梯時,突然覺得耳朵悶悶塞塞的,聽聲音像是隔著一層膜,是耳朵有問題?幸聲耳鼻喉科診所主治醫師吳昱辰說明,這可能是耳壓不平衡造成的,可以藉由吞口水,讓耳咽管短暫打開,平衡壓力,不過要注意,嚴重時恐怕會造成中耳炎或中耳積水。
-
2023-11-06 13:38
4旬男鼻腔發臭反覆鼻竇炎 竟是2公分長植牙體惹禍
48歲湯姓男子兩年前接受右側上方臼齒處植牙,最近半年鼻腔卻出現臭味,睡覺時容易鼻塞、咳黃痰,右側臉部還脹脹的並出現頭痛,雖就醫服藥但症狀仍未改善,前往耳鼻喉科檢查,赫然發現竟是2公分長的植牙體向上掉入上頷竇中引發鼻竇炎,經微創內視鏡手術取出植牙體,成功治療這個惱人的併發症。
-
2023-10-03 18:18
健康網》出國旅遊耳鳴超掃興? 醫揭6大原因
今年5月起,疫情解封,過去3年被疫情被限制活動的國人們,終於可以出國透氣,機場大廳每日都擠滿了人,儼然進行「報復性」旅遊。在耳鳴門診中,屢屢見到旅行中發病者,「出國旅遊性耳鳴(traveling abroad tinnitus)」往往被認為是時差調整不良,或認床引發睡眠障礙,或在外地水土不服引起自律
-
2023-09-01 20:29
健康網》兒童容易中耳炎 醫揭4大原因:感冒要注意
爸媽記得多注意孩子耳朵健康!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在臉書專頁「胡皓淳醫師-耳鼻喉科生涯一筋」發文分享,中耳炎好發於小孩,是一種常見的耳部疾病,主要影響中耳區域,導致疼痛、聽力下降等不適,常見成因為病原菌感染、耳道阻塞、清潔不當,亦或是過敏反應,建議父母多注意這些問題,以保護孩子健康。
-
2023-08-17 09:55
小感冒卻變耳膜破損! 內視鏡微創手術搶救聽力
53歲蔡女士因感冒併發中耳炎,感冒痊癒後,但中耳炎卻造成她左耳耳膜破損,反覆流出分泌物、聽力退化,家人朋友跟她講話經常聽不清楚,難以溝通;蔡女士月前又再度感冒,耳朵更痛,分泌物也變得更多,聽力更降至55分貝(正常25分貝)才聽得見,所幸前往醫院就診,醫師以「內視鏡微創耳膜修補術」,術後1個月,耳膜已
-
2023-01-05 15:08
健康網》感覺耳朵悶悶脹脹 醫:恐是耳咽管阻塞
耳朵悶悶脹脹的、聽聲音像隔著一層膜,聽人講話都變得不清楚、耳鳴、頭也會悶悶的,甚至造成頭暈、頭痛的症狀,幸聲耳鼻喉科診所主治醫師吳昱辰表示,這可能是耳咽管阻塞的症狀,像耳咽管的黏膜發炎腫脹,或是耳咽管開口被堵住,都可能造成。吳昱辰在臉書專頁「耳鼻喉專科 吳昱辰醫師」與個人網頁發文說明,耳咽管是一條細
-
2022-07-28 14:39
健康網》潛水後耳朵劇痛 醫:可能是氣壓創傷性中耳炎
夏天到來,愈來愈多民眾喜歡去海邊潛水,因潛水造成的耳鼻喉相關問題也隨之增加。幸聲耳鼻喉科診所副院長巫宜諦在臉書粉專「來「聽」醫師「說」-Dr.巫宜諦耳鼻喉專科診療室」發文表示,潛水後常發生氣壓創傷性中耳炎,不過此症狀靠保守治療即可,如口服藥物或輔與鼻部噴劑,絕大部分患者皆可痊癒。
-
2022-06-06 13:53
健康網》新冠病毒入侵耳咽造成耳鳴 研究:康復後發生率仍有14.8%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竟也會造成耳鳴!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分享,有醫師發現COVID-19感染者,會產生耳嗚,並可能在染疫時或康復後,對患者造成影響,有14.8%的康復患者會耳鳴。
-
2022-03-23 17:56
健康網》長期耳朵悶痛聽不清楚? 醫:恐耳咽管功能異常
有時候在搭電梯、開車上山或搭飛機時會突然覺得耳朵悶悶的,聽不太清楚,厲害時甚至覺得有些疼痛,全煜耳鼻喉科診所醫師蔡典倫表示,上述情形為耳朵在內外壓力改變時,耳咽管暫時的調節不良,若症狀持續了幾週甚至幾個月,可能有耳咽管功能異常的狀況,應就醫治療。
-
2022-01-23 15:19
健康網》耳朵悶塞又耳鳴? 當心耳咽管功能異常
單側或雙側耳朵悶塞,合併耳鳴及輕微聽力下降時,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林口微笑親子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弘在臉書專頁「耳鼻喉科 張弘醫師」及網站發文分享,若理學檢查耳膜正常、內外耳無發炎現象,純音聽力檢查顯示聽力正常,很可能是耳咽管功能異常引起。張弘說明,耳朵的中耳腔有一條管子跟鼻子最後端的鼻咽部相通,稱作
-
2021-10-21 10:38
高中女激瘦4公斤 講話竟出現回音
台中一名剛上高一的女學生,最近接受牙齒矯正後,體重激瘦4公斤,耳朵卻開始「悶悶的」、「常聽到自己講話回音」,一度懷疑自己聽力退步,就醫研判應是短時間體重減少,導致負責耳咽管關閉的脂肪墊流失,造成耳中壓力不平衡,引起「耳咽管開放症」,建議增加體重後症狀就會好轉。
-
2021-10-13 18:04
健康網》中耳積水服藥也未見好轉 醫:可能是鼻咽癌
一名48歲的劉先生耳朵常有悶塞感,以為是感冒所引起,但吃了2個月的藥都不見改善,在流鼻血後就醫檢查發現中耳積水,確診為鼻咽癌。醫師表示,鼻咽癌在台灣有較高的發生率,若有中耳積水問題,或是被診斷為中耳炎,經服藥後卻未能好轉時,務必要先排除罹患鼻咽癌的可能性。
-
2021-08-26 15:45
健康網》小心潛水4大不適症狀 醫:壓力平衡沒做好恐傷身
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趨緩,全台降為二級警戒後潛水活動也開放了,不論是浮潛、水肺潛水,深潛時正確進行耳壓平衡是必備的,醫師表示,壓力平衡沒有做好的話,可能造成體內組織變形或損傷,導致4種常見的傷害症狀。為什麼鼻子問題會讓平壓卡關?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院長陳亮宇在臉書粉專「
-
2020-07-10 05:30
被嫌耳背 原來是耳咽管功能不全
25歲的張小姐近年來經常出現雙側耳鳴、耳朵悶塞症狀,聽別人說話的聲音,好像泡在水中聽人說話,耳朵包了一層膜,同事也常因此被要求要說好幾遍,不禁責怪她「耳背」;經就醫檢查確診為「耳咽管功能不全」,接受氣球擴張術治療後,終於解決她的困擾。好像泡在水中 聽人說話
-
2020-07-09 18:14
新鮮人遭老鳥罵耳背 原來是「耳咽管功能不全」害的
台中一名25歲職場新鮮人張小姐,近年來經常出現雙側耳鳴、耳朵悶塞症狀,別人說話時聽起來,感覺就像耳朵包著一層膜,「好像泡在水中聽人說話」一樣,因同事跟她說話時,常會要求說好幾遍,遭老鳥同事責怪「耳背」,就醫檢查確診為「耳咽管功能不全」,所幸透過氣球擴張術治療,終於改善惱人的困擾。
-
2020-05-13 05:30
長期耳咽管功能障礙 內視鏡手術 療效顯著
27歲的王小姐有鼻過敏體質,長年飽受右耳悶塞、耳鳴所苦,每當搭飛機、上高山或過敏發作時更是嚴重。經鼻咽內視鏡、聽力學、鼓室圖等系統式檢查,確診為「耳咽管阻塞合併耳膜塌陷」,由於藥物效果不彰,選擇「耳咽管內視鏡微創手術」治療,終於解決困擾已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