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期刊研究/胖童減重多運動 找回自信變聰明

2022/10/10 05:30

學童體重不超標,健康聰明上學去;圖為情境照。(照片提供/陳書農)

文/陳書農

15歲的小華(化名)因為嚴重腹瀉而住院,腹瀉在治療後迅速改善,但同時發現他的體重超標很多,他說可能疫情和暑假都待在家又少動的關係,短短2-3個月就胖了10公斤,後續門診追蹤也發現,他同時合併膽固醇與血糖異常,還有輕微脂肪肝。

在門診發現和小華一樣的「胖小孩」其實不少,許多研究指出,肥胖不但影響健康,對智力也有影響。

根據衛福部民國106至109年的統計,台灣有高達1/3的兒童與青少年體重超標。而新冠疫情之後,香港與美國等地已有研究明確指出,兒童體重超標的情形越發嚴重;台灣目前尚無統計數據,但相同的問題也越來越值得家長重視。

要怎麼計算孩子的體重是否超標呢?一般我們使用身體質量指數(BMI),算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男生在5、10、15歲正常BMI的上限值分別為16.7、20.0、22.9;女生的上限值則依序為17.0、19.7、22.7。

至於體重過重與肥胖會帶來什麼影響呢?在生理方面,會增加日後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非酒精性脂肪肝、阻塞性呼吸中止症、下肢骨折、女性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風險;在心理方面,有較高的機率發生焦慮、憂鬱、自尊心低落等不適,甚至可能導致霸凌或羞辱等社交問題。

針對體重超標的初步治療不外乎常聽到的飲食控制與運動。但是,除了減重以外,運動的好處多多!

今年的8月30日,有知名期刊上發表了一份隨機分派研究,包含90位8-11歲體重超標的兒童。學者發現相較於僅接受健康衛教,每週3-5次,每次90分鐘的運動介入,在持續20週後可以增加研究兒童的智力。

隨機應變能力也變強

除了整體智力的進步,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即隨機應變的能力)與學業成績(主要在解決問題與數學)的表現上也來得更為突出。當然,有運動的兒童心肺功能也更好。

所以,運動好處多,學童甚至也有機會讓分數多多!鼓勵孩子節制飲食,多吃食物少吃食品,動起來減重,假日全家可以一起到戶外走走跳跳,培養親情也增進健康。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

學童多吃少動易有肥胖等健康問題;圖為情境照。(照片提供/陳書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