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日爆致命「食人菌」疫情! 醫示警:9種人風險高

2024/06/10 16:09

醫師表示,此菌在台灣稱A族鏈球菌,若皮膚有傷口而被感染,會導致壞死性肌肉發炎,嚴重甚至死亡;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相關新聞請見:

日本「食人菌」爆發半年977人感染 致死率達3至5成

日本爆「食人菌」疫情 疾管署:我國每週都檢出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日本自今(2024)年1月以來,爆發嚴重的「食人菌」疫情,截至6月2日為止,已經有977人感染,是去年同期的2.8倍。疾管署表示,台灣目前未見異常狀況,和近4年趨勢相當,持續監測中;而針對食人菌,有醫師表示,此菌在台灣稱A族鏈球菌,若皮膚有傷口而被感染,會導致壞死性肌肉發炎,嚴重甚至死亡。因此除兒童、運動員,患有糖尿病、中風、失能、慢性病、神經系統異常、有傷口卻無法察覺、本身體質虛弱者都需注意。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曾受訪指出,A族鏈球菌(食人菌、噬肉菌)為飛沫傳播,主要感染上呼吸道,好發於小學以下孩童、運動員身上。若感染A族鏈球菌,會造成化膿性扁桃腺發炎、猩紅熱(全身紅疹、喉嚨痛)等症狀。而猩紅熱會引起心臟病變,稱為風濕性心臟病,易引起瓣膜的破壞,導致心臟受損。但以台灣而言,由於醫療院所大多能妥善處理A族鏈球菌,因此兒童的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就變少,主要還是以扁桃腺發炎為主。

慢性病、皮膚有傷口者屬高風險

黃立民表示,假如免疫力較差者,細菌可能就會進入脖子較深處(皮下組織),引發軟組織感染,導致細菌跑到脖子的軟組織,進而引起「深層頸部感染」;若皮膚表面因摩擦有受傷,細菌沾染到受傷的肌膚,也可能造成壞死性肌肉發炎,外觀會像一層一層的皮膚、肌肉被吞噬,呈一個洞,所以被稱為「噬肉菌」。

黃立民進一步說,除了兒童、運動員,要注意皮膚上傷口遭A族鏈球菌感染,包含患有糖尿病、中風、失能、慢性病、神經系統異常、有傷口卻無法察覺、本身體質虛弱者都是高風險族群等也需注意。

不慎感染易致多個臟器衰竭死亡

疾管署指出,A型鏈球菌稱為化膿性鏈球菌,是種beta溶血性革蘭氏陽性細菌,是常見細菌,通常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播。除感染喉嚨外,還會感染皮膚造成膿疱瘡,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若是更深入到筋膜,會造成壞死性筋膜炎,又稱食肉菌感染或噬肉菌感染;另會引起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導致多個臟器衰竭,進而引發休克死亡。

疾管署表示,A型鏈球菌感染雖然不屬於法定傳染病,但依據疾管署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LARS)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第1週至第22週,每週A型鏈球菌檢出件數介於22至36件,和近4年趨勢相當。

勤洗手、戴口罩是最佳預防方式

究竟要如何預防A族鏈球菌?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共同呼籲,免驚!因為A型鏈球菌感染不算太少見,也不用因此不去日本,如果擔心,建議赴日旅遊,可戴好口罩和勤洗手就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