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高燒不退眼唇紅 可能是川崎氏症找上門

2020/10/13 05:30

▲川崎氏症病童雙眼結膜發紅。(照片提供/謝錦桐)

文/謝錦桐

一位1歲半女童因高燒就診,安排住院治療,女童沒有明顯呼吸道或腸胃道感染等症狀,但到住院第4天,女童開始出現雙眼、嘴唇與手腳末端發紅,同時出現左側頸部淋巴結腫大與皮膚紅疹等症狀,其中接種卡介苗位置的皮膚更是紅腫明顯。

▲川崎氏症病童左頸淋巴結腫大。(照片提供/謝錦桐)

因女童直到發病滿5天仍持續高燒,且症狀典型,故確診為川崎氏症,所幸女童心臟超音波檢查結果正常,經給予免疫球蛋白及阿斯匹靈治療後,不僅迅速退燒,其他症狀也順利消退。

▲川崎氏症病童嘴唇發紅。(照片提供/謝錦桐)

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

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又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發病後,會造成全身性中型動脈及多處器官、系統的發炎,引發肝炎、腹痛、肺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血管炎等病症,目前造成發病的原因仍不清楚,推測可能與病毒感染或人體免疫反應有關。根據統計,川崎氏症若延誤治療,約有20%的病人可能發生心臟冠狀動脈病變,成為現今兒童後天性心臟病變的首要肇因。

川崎氏症的治療,必須要把握在病童發病的10天內給予免疫球蛋白,如此可降低約80-90%發生心臟病變的機會,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川崎氏症的典型症狀包含發燒5天以上、皮膚出現斑丘疹(卡介苗注射處出現紅腫)、非化膿性結膜炎、草莓舌及嘴唇發紅乾裂、手掌及腳掌發紅腫脹(或可見手指、腳趾末端、甲周有脫皮),以及頸部淋巴結腫大且直徑大於1.5公分。

▲川崎氏症病童卡介苗疤痕周圍發紅。(照片提供/謝錦桐)

除了典型症狀外,小於6個月大的幼兒常見只有多日高燒不退的症狀表現,無合併其他症狀,必須經由心臟超音波檢查見到冠狀動脈瘤後才能確診,此時在診斷上就必須提高警覺,觀察病童有無伴隨無明確原因或無細菌培養證據的休克、無菌性腦膜炎、出現對抗生素療法無反應的頸部淋巴結炎、咽後或咽旁化膿,以便及時對症下藥。

目前治療川崎氏症,免疫球蛋白注射與阿斯匹靈大多能有良好效果,若能在發病10日內即對症下藥,依照醫囑按時用藥,並定期回門診安排心臟超音波追蹤,病童多半能按部就班的逐漸康復,家長可不用過於擔心。

(作者為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