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水針魚刺腹傷口未癒 竟是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2020/09/15 05:30

▲周姓教練遭水針魚刺穿,治療多次,直到切片發現是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才治療成功。(記者蘇金鳳攝)

▲周姓教練遭水針魚刺穿,治療多次,直到切片發現是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才治療成功。(記者蘇金鳳攝)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台東綠島一位39歲周姓教練在去年12月夜間浮潛,遭水針魚刺穿右腹部,在當地進行傷口護理清創,但未改善;轉而前往台中榮總就醫,經3次清創,傷口仍疼痛及出現分泌物,切片檢查發現是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先投藥後再進行第4次清創,傷口才順利癒合。教練在受傷後半年終於可繼續潛水,但不敢再夜間浮潛。

周姓教練表示,去年底夜間浮潛時,可能水針魚受到光線刺激,竟然穿刺到他的右腹部,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把魚拉開。

他隨即便自行騎摩托車到台東一家醫院治療,傷口寬2公分、深5公分,進行傷口護理及治療,但一陣子後發現並無改善;因妻子是台中人,因此轉到台中榮總整形外科做進一步治療。

中榮整形外科醫師蔡岳錤表示,周教練就診時,發現他傷口深及腹膜且有疼痛性腫脹及分泌物,擔心深及腹膜臟器,因此開腹觀察,幸好沒傷及腹膜,並埋了一個引流管;術後約10天左右、1月初,傷口恢復得不錯,因此將引流管拿出並讓病患出院。但在3月,病患感覺傷口又出現疼痛而再就醫。

蔡岳錤表示,傷口竟出現一小洞並開始流膿,放置引流管的傷口還出現紅腫且會疼痛,醫療團隊懷疑有其他原因,進行清創及切片檢驗,確認是罹患「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因此5月23日起開始投藥,再把組織清創後,傷口終於恢復良好。

蔡岳錤表示,非結核分枝桿菌存在於環境中,土壤、塵埃、水中、動物及植物身上皆可發現。在皮膚膿瘍或軟骨等結締組織感染疾病中,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案例是較少,且臨床表現具多變性及培養不容易,因此診斷這類感染較困難,可能會使病人忽略病徵,也可能造成長期感染。

感染科主任劉伯瑜建議,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應做好自我防護,若有受傷感染症狀,應即就醫,以免感染症狀加重,延誤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