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嗜賭難自拔 應速就醫診治
文/陳紹祖
日前一位60歲的男性由家人陪同前來門診,尷尬地表示自己有賭博的問題,停不下來。一年多來,已經花費近50萬在簽注樂透和刮刮樂。最初是偷偷使用積蓄簽注,後來家人強制保管他的金錢,就以賒帳方式簽注。
病人每天都想著要怎麼樣單獨外出(例如:倒垃圾、買菸),瞞著家人去賭一把,想要把輸掉的退休金再賺回來。雖然輸錢後非常懊惱,甚至想要自殺,但仍無法抗拒誘惑。家人為了解決賭博問題,避免發生憾事,所以向精神科醫師求助。
嗜賭症被列為精神疾病之一
演化心理學認為,賭博反映出人類追求成功的冒險基因,是不可或缺的特質,但若是失控仍會產生危害。在精神醫學上,嗜賭症(gambling disorder,俗稱為「賭癮」)被正式列為精神疾病的一種。
研究顯示,賭癮的病理機轉與藥、酒癮相似,與酒精和藥物濫用問題歸為同一類,屬於行為成癮。
筆者臨床上治療過的嗜賭行為包括:六合彩、樂透、網路博弈和股票、期貨投資等。
嗜賭症在一般族群的終生盛行率約為0.4-1%,但在接受多巴胺類藥物治療的巴金森氏症患者中,這個比例高達7.2%。臨床研究已確認藥物是造成巴金森氏症患者病態賭博行為的原因。這對於病人與家屬來說很困擾,不治療巴金森氏症,病人會出現行動不便、生活品質低,照顧者負擔沉重,但治療所帶來的賭博行為也很困擾,這些都與大腦的多巴胺平衡有關。
研究指出,具有以下幾項特質的巴金森氏症患者,比較容易在治療過程中發生病態賭博問題:發病時年紀較輕、好奇心強、個人或家族中有酒癮病史。
罹患巴金森氏症已是人生的不幸,若在治療中併發嗜賭症的副作用,更是帶給患者與家屬極大的困擾,此時應該向醫師反映調整藥物;若是不適合調整藥物,也可以向精神科醫師求助,用有效藥物和行為治療方式來減輕其困擾,讓自己和家人都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作者為花蓮慈濟綜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