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腦震盪不只傷腦!最新研究:恐誘發阿茲海默症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反覆的頭部撞擊可能會重新活化腦中潛伏的病毒,進而增加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等失智症(dementia)的風險。
報導指出,該研究由牛津大學人口老化研究所(Oxford's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geing)、曼徹斯特大學(Manchester University)及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合作完成,科學家期盼此發現能為預防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療法帶來新契機。
過去研究已知腦震盪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因子之一,但本次發表於《科學信號》(Science Signaling)期刊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其具體作用機制。研究團隊利用小型 3D 生物工程人腦組織模型,模擬物理性創傷對腦細胞的影響。研究共同領導人伊扎基教授(Prof. Ruth Itzhaki)表示,這是科學界首度能夠直接證實腦震盪與阿茲海默症之間的關聯。
研究顯示,當腦組織經歷反覆輕微撞擊時,原本處於潛伏狀態的第一型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SV-1)會被重新活化。此過程會導致「β 澱粉樣蛋白斑塊」(beta-amyloid plaques)堆積及有害的「濤蛋白」(tau proteins)形成,進一步損害腦細胞並影響記憶力。團隊指出,即使是輕微的腦部創傷,也可能觸發這一系列病理變化,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及記憶力喪失。
令人振奮的是,研究還發現,透過阻斷某種發炎分子,能有效預防多數有害影響的產生。研究團隊過去曾證實,某些常見病毒在特定條件下與阿茲海默症發病相關,而本次研究再次強調病毒的潛在角色。伊扎基教授表示,腦模型實驗表明,創傷會重新活化 HSV-1 病毒,進一步引發腦部發炎,而發炎反應則促使類似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的病理變化出現。
伊扎基教授強調,理解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因子及其發病機制,對於開發針對性治療和預防措施至關重要。HSV-1 病毒能終生潛伏於人體細胞中,本次研究為揭開其與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複雜關係提供了重要線索,未來或能成為新療法的突破口。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