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B肝變肝癌 拼布老師1年未追蹤竟癌末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63歲的蔡姓拼布老師有B肝病史,每年回診追蹤檢查,去年擔心疫情未回診,1年體重驟減15公斤,今年2月變得疲累、腹脹、沒食欲,就醫檢查竟已罹患肝癌末期,右肝長了17.5x12公分的巨大腫瘤,且轉移肺部有多顆小腫瘤,她勇敢積極治療,手術切除腫瘤,也接受標靶、細胞及免疫療法,現在檢查已經看不到腫瘤,現在也能繼續教課,從事最愛的拚布生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榮譽院長、肝臟外科醫師鄭隆賓指B、C型肝患者是肝癌的高危險族群(肝癌有45%有B肝、35%有C肝),而且肝腫瘤生長速度不一,也的非常快速,建議3個月就要檢查,除了檢查GOT、GPT,還要驗胎兒蛋白、腹部超音波,另即使第4期患者也不要放棄希望,應尋求正規療法。
蔡老師去年3月確診罹患肝癌第4期,腫瘤大到幾乎難以手術切除,存活期可能只剩7、8個月,鄭隆賓說,這類第4期肝癌患者若採傳統的栓塞加標靶治療,但這麼巨大的肝腫瘤要10多次,需要1年多時間,恐等不及,經評估後建議積極治療,先摘除巨大肝癌,術後針對可能轉移的癌症做免疫、標靶藥物治療,再加上新式的DC-CIK細胞治療。
鄭隆賓表示,DC-CIK細胞療法先是抽出患者血液進行周邊血液單核細胞純化分離,經刺激分化出殺手細胞(CIK)擴增培養,以及樹突細胞(DC)透過癌細胞辨識後能找出癌細胞,再將兩種細胞共同培養做活化、增殖,再回輸到病患,也能兼具T細胞功能,一舉偵測癌細胞殲減。
蔡老師5月回輸DC-CIK細胞療法製劑,完成2個月療程,4月開始接受的免疫、標靶治療則持續,現在檢查身上已經看不到癌細胞,肝臟長回來,回復9成功能,之後會持續口服標靶藥,鄭隆賓說,目前進行該細胞療法的患者腫瘤控制率高達70%。
中國附醫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張伸吉表示,目前已獲衛福部核准DC-CIK的治療適應症共有8大癌別,包含原先已核准的肝癌、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加上近期核准新增胃癌、上皮性卵巢癌、食道癌與腎細胞癌,等多項適應症,能延長癌末病患存活時間及提升生活品質,不過細胞療須自費。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