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器官周圍脂肪「有毒」? 心臟脂肪恐引起心房顫動

2020/09/26 12:20

器官周圍的脂肪可能「有毒」,心臟周圍的脂肪恐引起心房顫動。(擷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改變,大眾面臨的健康挑戰之一為全球肥胖。除了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器官周圍的脂肪可能是「有毒的」,會危害身體,如心臟周圍的脂肪恐引起心房顫動。

據澳洲媒體《The Conversation》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裡,肥胖症的人數增加近兩倍,目前全世界約40%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高脂肪會增加患心臟病、糖尿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此外,脂肪的類型和位置很重要,近年來,研究人員意識到,更大的風險是在重要器官周圍累積的深層脂肪。

過多內臟脂肪會轉化為有毒脂肪

器官周圍的脂肪可能是「有毒的」。脂肪並不全都是壞事,某些脂肪可以帶來好處,如保護脆弱的器官和組織,並提供能量。但過多的脂肪會增加血壓,且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等併發症。許多臨床醫生使用體重指數(BMI)來衡量健康的體重範圍,但BMI無法提供潛在危險內臟脂肪的形狀和大小的信息。

內臟脂肪會導致疾病,而過多的內臟脂肪會轉化為有毒脂肪。有毒脂肪會釋放蛋白質,從而削弱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水平升高,長遠來看可能導致糖尿病。而脂肪肝與代謝性疾病有關,過多的腎臟脂肪會干擾人體。

「肥胖心臟」 脂肪使心臟異常跳動

內臟脂肪還可以直接影響包裹它的器官。研究團隊發現心臟周圍的脂肪會產生生化分子,使心臟異常跳動,引起心房顫動。心臟周圍脂肪產生的分子減慢了細胞間的通訊速度,由於延遲心肌中信號的傳輸,因此心跳可能會不穩定。這表明從周圍脂肪釋放的有毒物質會直接傷害附近的器官,無需藉血液傳播。

對於心臟病患者,這個發現意味著手術去除心臟脂肪可能是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此發現強調「肥胖心臟」的風險,特別是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期間,許多研究表明,肥胖是感染病毒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主要危險因素,這可能與心臟的脂肪負荷有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