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3 09:30
健康網》植物油怎麼選?食藥署教「這樣挑」安心烹調無負擔
葉立斌/核稿編輯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植物油,有些標榜冷壓初榨,有些則能高溫煎炒,究竟哪種比較好?就讓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帶您了解植物油脂小知識,選擇適合的植物油,讓飲食更安全。植物油的成分與加工方式植物油較動物油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像是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等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而大豆油、葵
-
2024-08-28 06:31
健康網》「它」 勝過於橄欖油! 營養師:發煙點高、價格較低
沈莉馨/核稿編輯台灣家庭普遍使用植物油作為料理油,但並不是所有植物油都是好油,有些飽和脂肪偏高。營養師李婉萍於粉專「李婉萍營養師」發文表示,有些植物油的發煙點偏低,料理時要特別留意。植物油有榛果油、橄欖油、苦茶油、葵花油等。與橄欖油相比,她推薦榛果油,因發煙點較高,價格也較便宜。
-
2024-07-19 06:32
健康網》煮飯用錯油害肺癌上門! 連好油「橄欖油」選錯也中
沈莉馨/核稿編輯據衛福部2020年資料顯示,罹肺癌的國人中,有53%無抽菸習慣,不過,在歐美國家中比例卻少於20%,關鍵就在於用油的習慣差很多!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舉例,以大眾認為健康橄欖油為例,分成數種,精緻橄欖油發煙點高,適合炒或煎;初榨橄欖油發煙點低,適合涼拌、低溫烹調,建議未來
-
2024-07-08 11:27
健康網》減重不能吃油? 一圖懂分級 首選「低溫」均衡又健康
葉立斌/核稿編輯減重的人,多少聽過「不能吃油」的說法;對此,書心健康管理診所院長許書華表示,除了生酮飲食外,多數減重飲食都會建議「少油」,因油脂所提供熱量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2倍以上,並不是不能吃油,而是要會挑油,因此整理油量分級表,建議避免油炸物、酥皮點心等高油食物,盡量選擇低溫油量方式,如初榨橄
-
2023-04-17 11:36
健康網》烹調方法錯小心致癌 醫:注意油品發煙點以免油脂變質
吃對好油不僅能改善慢性發炎,還能降低體重平衡點,但要如何吃對好油?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表示,發煙點是指油脂開始冒煙的溫度,一旦達到發煙點以上,油脂就會開始變質,不僅不適合食用,吸入油煙對身體也有害。因此整理常見油品發煙點,建議大家依照料理方式,來挑選較合適的油種。
-
2023-01-17 07:39
健康網》2種麻油不一樣! 農糧署揭焙炒溫度:它不一定是黑芝麻做
香氣濃郁的芝麻(胡麻)油,是冬天不可或缺的暖心食材,但市面上的黑麻油與胡麻清油是不一樣的。對此,農糧署表示,「黑」麻油不一定是「黑」芝麻做的,因為黑、白芝麻都可以製成深色、淺色的胡麻油,會變色主要差異在於焙炒溫度的不同,像是胡麻清油焙炒溫度約在120至160℃,但黑麻油焙炒溫度則約在180至200℃
-
2022-08-29 18:34
健康網》「這類」脂肪酸要小心 營養師教你挑選烹飪用油
經常外食要注意可能會吃進過多的Omega-6脂肪酸,引發慢性發炎,進而產生許多慢性病。營養師許育禎在臉書粉專「Ivy營養師」發文提到,多攝取Omega-3脂肪酸可以減少發炎、保養心血管,不過Omega-3脂肪酸發煙點太低,無法當作烹飪油,因此她推薦大家可以選用富含Omega-9脂肪酸的苦茶油、酪梨油
-
2022-01-14 06:33
健康網》一瓶油打天下超毋湯!營養師:用錯恐致癌
油是家中烹調時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不論煎、煮、炒、炸都用同一瓶油真的好嗎?營養師表示,烹調時的溫度若超過發煙點,容易增加主菜時的油煙,造成油品變得不穩定,更易產生致癌物質。營養師陳心驊在臉書粉專「營養師菲菲・你的營養師好閨蜜」發文指出,其實每一種油品各有優缺點、適合烹煮的方式也不同。不過若溫度太高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