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枕葉型癲癇作怪 幼童半夜抽筋、吐不停

2016/02/23 06:00

幼兒腦電圖出現不正常放電波動,判斷出是枕葉型癲癇。 (記者蘇孟娟攝)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

3歲幼童半夜吐不停又抽筋,一度被以為是腸胃炎治療,但症狀反覆發作未改善,有時吐完還眼神呆滯,家人轉往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治療,才診斷出是枕葉型癲癇,醫師指出,病症發生原因不明,但藥物可控制,若2年未復發可痊癒。

這名男童發展正常,家族中並無癲癇病史,之前也未發生抽筋的情況,但近日常在半夜入睡後突然嘔吐,之後就抽筋不止,起初在診所治療,多說是腸胃炎,但治療約2週後,狀況不但未改善,仍是不時抽筋,有時吐完還出現眼神呆滯狀,嚇壞家人,趕緊帶到醫院診斷。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洪宣羽說,一度以為男童是過度嘔吐,導致電解質失衡引發抽搐,在急診室進行包括血液檢查、生化檢查、腦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也都正常,最後經過腦電波檢查後發現男童位於後腦的枕葉處有不正常放電,診定是患「枕葉型癲癇」。

洪宣羽說,枕葉型癲癇第一次癲癇發作多在3到10歲之間,癲癇發作時,通常會伴隨嘔吐,且有超過一半的癲癇發作發生在睡眠時,每次發作時間往往會在20到60分鐘不等,但發生原因目前不明,在台灣算少見,目前也沒有相關發生率統計。

洪宣羽說,男童經過治療後已出院,這種癲癇發作時長看似可怕,但屬良性兒童癲癇,並不會對男童的智力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只要服藥控制並定期回診追蹤腦電波即可,經服藥一年且追蹤一年,若沒有再發,即可視為痊癒。

洪宣羽提醒,這類型癲癇容易被誤診為腸胃炎、偏頭痛或睡眠障礙,若孩子出現不尋常嘔吐,且伴有不正常的眼神呆滯甚至抽筋,要儘速至小兒神經科就診,最好能拿起手機錄下發作時的影像,讓醫師作出正確判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