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腦部受傷復原力 女比男差

2015/05/20 06:00

▲功能性磁振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女性腦震盪後的腦部活化情形(圖紅黃處;上圖中)比男性(下圖中)差;再隔6週後,男性(下圖右)的恢復狀況和正常情形差不多,但女性(上圖右)明顯比之前差。(陳啟仁醫師提供)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

▲陳啟仁團隊對女性腦震盪的研究受國際醫學界重視。(記者翁聿煌攝)

並不是女性喜歡無病呻吟,真的是她們受傷後的復原情形比較差!

▲唐小姐表示,自己受傷後,變得比較健忘。(記者翁聿煌攝)

雙和醫院影像檢查結果證實,女性受到腦部創傷後,恢復情形較男性來得差,這項影像證據和論述顛覆既有觀念,被刊登在5月號的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北美放射協會(RSNA)—Radiology》上。

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啟仁希望研究成果能提醒女性多注意保護頭部安全,一旦發生腦震盪,希望周遭親友能多給予包容與支持。

現任嘉義醫院院長陳啟仁也是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醫師,昨天他指出,臨床發現,女性在腦部受傷後,的確有較高的比率會表示不舒服。病患的家人或朋友有時會懷疑是因為女性比較容易「慮病」,或是較無法忍受疼痛、愛撒嬌等,而且根據數據顯示,腦震盪病患當中,女性尋求醫療的比率是男性的兩倍,症狀不易好的比率也較高。

57歲的唐女士昨天分享親身經歷表示,兩年前她因為騎摩托車出現撞擊意外,引發腦震盪。之後常出現不適感,而受傷初期很明顯感受到記憶力衰退,雖然逐漸好轉,但是仍常有忘東忘西的困擾。像做菜時,就會突然忘記「有沒有放鹽?」一定得要嚐嚐看才能確定,也不記得其他生活中的瑣事;家人後來知道這是車禍的後遺症,也願意多寬容體諒她。

陳啟仁與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研究團隊,以「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對病人進行影像研究發現,腦震盪一個月後,男性的「腦部活化功能」會增加,女性則會減少(見下圖);再隔6週(大約是兩個半月)後,男性的活化情形會回到受傷前的正常狀態,可是女性的活化情形卻愈趨微弱。

陳啟仁表示,由此顯示,男性腦部受傷後,會啟動「代償」機制,耗用更多能量,但女性無法引起代償反應,以致腦部活化功能越來越少,在工作記憶表現上明顯較男性差,較不易恢復。

陳啟仁說,這項影像醫學的研究結果顛覆傳統醫界認知,原以為女性腦部受傷後,會受到女性荷爾蒙保護,恢復比較好,但事實上,女性腦震盪後,的確存在不適感,並非無病呻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