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拉到虛脫才就醫切80cm小腸保命

2015/05/13 06:00

發炎性腸道患者黃先生(圖左)現身說法,表示曾因壓力大,造成一天跑20次廁所。(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生活壓力大,容易引發發炎性腸道疾病,導致廁所跑不停。(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提供)

48歲的黃先生曾是業務員,但因家庭和工作兩頭燒、壓力倍增,導致常腹痛、腹瀉、血便,甚至一天拉肚子20次,檢查後竟發現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經手術切除80公分小腸才保住性命,但也飽受折磨。

醫界指出,壓力會加重腸道發炎,使腹痛、腹瀉、血便症狀加劇,嚴重者甚至可能需要切腸治療;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表示,臨床上常有患者拉到虛脫才就醫,經內視鏡檢查後才確診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惹禍,但多半已出現腸道潰爛、腸穿孔、管等併發症,必須切除潰爛的腸段。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腸胃科醫師陳洋源說,曾有一名20歲的大二患者,在準備考試期間突然肚子痛,一天要跑7次廁所,他以為是大腸激躁症,接受大腸鏡檢查後,才發現整條都潰瘍;另一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整條大腸都已經發炎、潰爛、藥物治療都無效,最後只好切除整條大腸。

台北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章振旺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發病原因與遺傳、腸黏膜免疫調節異常、環境因子及壓力等因素有關,而高脂、高甜度等西化飲食,也使得這類患者增加。

醫師建議,定期做內視鏡診斷、吃低渣飲食、發病時接受藥物控制,雖無法根治,但仍能避免其他部位的併發症。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症狀幾乎與大腸激躁症一樣,多數病人平均要耗費2到3年才能被正確診斷,但是腸躁症不會有血便,若出現血便,病患應盡快前往「發炎性腸道疾病照護門診」作內視鏡檢查,透過內視鏡與切片,幫助辨識病徵,及早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