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動脈硬化 健康大敵

2006/08/22 06:00

文/劉輝雄

國人十大死因中,超過三成以上的比例與動脈硬化有關,對國人的健康威脅,比癌症還嚴重,只有早期診斷、治療,才能減少對健康的危害。

動脈硬化性疾病是國人的健康大敵,以民國九十三年度國人十大主要死因而言,與動脈硬化性疾病相關的疾病包括,第二位的心臟性疾病、第三位的腦血管疾病、第四位的糖尿病、第八位的腎炎腎症候群及腎性病變、第十位高血壓性疾病,共佔了全體的三十點五八%,遠遠高於癌症的二十七點二%。

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抽菸是造成動脈硬化的五大危險因子。動脈硬化性疾病會影響全身各部位的動脈,並造成重要器官的缺血性傷害。例如腦血管會引發腦梗塞、腦出血;心臟冠狀動脈會引發心肌梗塞、心絞痛;胸腔、腹腔體大動脈則會引發大動脈瘤;在下肢血管引起血流障礙、麻木感及潰瘍。輕者影響生活品質,重者甚至有猝死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動脈硬化性疾病為慢性進展的疾病,初期常無自覺症狀,當病變進展到一定程度才會有臨床症狀的產生。而當產生局部疼痛、麻木感、低溫觸感、膚色異常等症狀時,往往意味著病情已進展至相當厲害且不可逆的程度。

因此早期發現與診斷,相當重要;目前已可透過脈波傳播速度、頸動脈超音波和眼底檢查等方法早期診斷。

早期診斷的目的是為了早期治療,以免產生腦梗塞和心肌梗塞等致命性悲劇。最近研究發現,多管齊下的治療方法是成功的關鍵,可有效改善動脈硬化的方法包括:

●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須平衡攝取三十種以上食物,但每餐以七分飽為原則。多吃黃綠色蔬菜、蕃茄、硬乾果實、魚、豆腐、海藻等食物,且烹調口味力求清淡,減少動物油脂的食用量,並控制糖份的攝取。戒菸、飲酒需適量,並培養適當的運動習慣,尤其中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每天三十分鐘,可強化心肺功能,並可預防動脈硬化。此外充足的休息,利用休閒活動消除生活壓力也相當重要。

●藥物治療:有高血脂者,可以降血脂藥物降低血液中脂蛋白濃度,阻斷脂質沈澱在動脈管壁的速度及程度;有高血壓者可用利尿劑、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等藥物控制血壓在合理的範圍;有糖尿病者,可用不同的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來減緩動脈硬化的進行。

●其他新療法:目前研究顯示Hs-CRP(高敏感C反應蛋白)、Fibrinogen(纖維蛋白元)、Lp(a)(脂蛋白(a))、Hemocystein(同胱胺酸),為新的四項動脈硬化危險因子。而美日先進國家的最新研究指出,營養療法為動脈硬化治療法的新趨勢。

同胱胺酸測量值高時,可多攝取維他命B6、B12及葉酸;纖維蛋白高值時可採阿斯匹靈低量療法;針對慢性反應可排除自由基、重金屬並強化抗氧化力。其中尤以靜脈注射的EDTA螯合療法最受美國國家衛生院的重視。

(本文作者為台北輝雄診所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