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起床喝溫水 讓腸道甦醒蠕動

2015/05/03 06:00

喝水。(資料照,記者林宜樟攝)

文/陳志立

許小姐是一名30歲的上班族,習慣性便秘超過5年。

她自述大學畢業剛上班時,心情較緊繃,常忽略了便意,沒有馬上排便,之後排便習慣漸漸改變,到現在常超過一星期才能自然排便一次。長期需要依賴軟便劑,才能夠比較規律地排便,但劑量越吃越重,讓她相當憂慮。

經過詳細檢查與診斷,發現她的腸鳴聲頻率相當低,蠕動功能已經減弱,且體質為「氣虛體質」,給予中醫的補氣藥配合潤下藥治療,經過2個多月後,她已經漸漸可以規律地自行排便了。

像許小姐這樣的患者相當多,尤其是年輕女性,常因為剛開始時忽略了便意,導致之後排便失常,也經常自行服用軟便劑或瀉藥,幫助排便。但實際上這樣子的藥物長期使用,會造成自律神經的負回饋機制,會讓自律神經越來越傳出訊號,來刺激排便,久了自然排便的機制會越來越差,而更依賴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民眾普遍認為中藥是自然的,不會有副作用,但實際上,中藥中的大黃、芒硝、承氣湯等瀉下藥,單用、久服也會跟西藥瀉藥一樣有副作用,有害腸道蠕動。

中藥治療習慣性便秘是以調整病人體質為主,氣虛的病人給予補中益氣湯等補氣藥方;腸道津虧陰虛的病人給予增益湯等補陰潤腸藥物;腎虛無力排便的病人給予濟川煎等補腎藥物,目的都是恢復腸道自行排便的功能,避免病人需要長期服藥來幫助排便,甚至藥越吃越重,發生腸麻痺,腸道失去蠕動的情況發生。

不讓病人長期靠吃藥排便

除了服藥之外,病人自我的腸道復健也很重要。

●清晨起床時,喝300-500毫升的溫水可以讓腸道跟著我們甦醒。

●服用黑芝麻與蜂蜜,可以增加腸液,滋潤腸子。

●空拳扣擊腹部可以緩慢地增加腸道的蠕動功能,睡前的仰臥起坐可以漸漸幫腸道養成睡醒排便的習慣。

經過中藥體質的調理,與這些復健的動作,大部分的便秘病人,都可以再一次地擁有健康的腸道,自然規律地排便。

(作者為仁安堂中醫診所中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