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治療嚴重關節炎 別只注射生長因子

2015/01/10 06:00

文/張永享

抽一點自己的血,經離心處理活化後,再注射回自己的關節或肌腱,可治療關節炎、肌腱炎、五十肩、足底筋膜炎等,聽起來簡單又有點神奇,讓人既懷疑又充滿期待,這是骨科治療的新利器─自體生長因子注射,目前被大量應用在骨科治療上。

一名65歲的老阿嬤,原本每天都要走1、20分鐘的路到就近的廟宇去拜拜,已經1、20年了,但是這一、兩年來卻有點力不從心,走沒幾百公尺路,膝蓋就痠痛到不行。

吃了很多的藥,也打了所謂的玻尿酸,好像也沒有什麼效果,阿嬤又不想開刀。

後來經人家介紹,關節打了自體生長因子,有很大的改善,又可以自己走路去拜拜了,阿嬤高興得合不攏嘴。

效果有限 非骨科疾病萬靈丹

媒體更是大幅報導,包括藝人豬哥亮、國內外的職業選手如NBA小飛俠布萊恩、MLB田中將大和老虎伍茲等都接受過這種治療方式,更是讓人趨之若鶩。

然而它的作用機轉是什麼?真有這麼神奇嗎?

把自體的生長因子注射到病變的部位,直接修復磨損的關節軟骨或是發炎的肌腱組織,比傳統的口服藥物效果更為直接和明確,是這種治療方式的理論基礎。

至於離開了人體的生長因子再注射回不同的部位,是否仍然保有其修復的功能?或者最終只是被人體自我吸收掉,徒勞一場?

以實證醫學的角度來看,目前似乎並沒有更深入的研究報告可供參考。然而臨床上的治療效果的確是很讓人振奮的。

就如同曾經備受質疑的自體脂肪移植,移植過來的脂肪能否存活?達到要哪裡豐滿,哪裡就豐滿?要哪裡瘦,哪裡就瘦的效果?或者是脂肪會壞死、被吸收,甚至於引發脂肪栓塞的疑慮?但目前自體脂肪移植似乎已經漸漸成為豐頰、美容、塑身的主流。

自體生長因子的注射,隨著越來越多臨床病例的累積,各家廠商競相投入研發,和經驗的成熟,在骨科各種疾病上的治療應該會是一項新選擇。

但是什麼樣的情況需要注射生長因子?恐怕有賴於醫師的經驗篩選,畢竟這個治療方式並不便宜。

其實單純的肌腱炎和早期的關節炎等疾病,有更好且更有效益的治療方法,「殺雞焉用牛刀」?而嚴重的關節炎等症狀恐怕更要考慮的是開刀治療,使用這種注射生長因子的效果恐怕有限。

醫師應當評估病患的整體病情,和經濟上的考量,做出最適合病人病情的處置。

(作者為高雄市張永享骨外科診所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