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神經母細胞瘤病友籲 捐款助癌童自費檢驗

2014/12/14 06:00

▲病童沅翰(前)過世前的身影,可看出肚子明顯凸出。(胡曉文提供)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

▲胡曉文(右)昨天分享兒子沅翰生前的抗癌過程,她的先生蔡旻虔也頻頻拭淚。(記者謝文華攝)

台灣神經母細胞瘤病友關懷協會理事長曾錦暉昨天指出,在台灣,平均一年新增20-30個病例,近9成是在5歲前發病。病友得靠「Dopa(左旋多巴)正子檢查」追蹤癌細胞是否擴散,檢查單次得自費3萬6500元。

曾錦暉說,患第四期神經母細胞瘤的前兩年,須進行6至9次檢查,總花費高達20-30萬元,負擔不起的家庭只能放棄,以致癌童的病情被延誤,呼籲各界捐款幫助病童支付檢查費用,民眾也可上網了解此病(協會的網址為http://www.tanc.org.tw/)。

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盧孟佑說,Dopa正子檢查過去應用在追蹤帕金森氏症,他在2009至2013年主持Dopa檢查應用在神經母細胞瘤的人體臨床試驗,證實有效,衛福部核准上市,但健保並未給付,因計畫已結束,今年起病友得自付檢查費。

昨天一位癌童的母親胡曉文表示,她的兒子沅翰1歲3個月大時,因吃不下東西、四肢瘦小,但肚子卻明顯鼓大,經診斷罹患神經母細胞瘤。當時醫師說,沅翰的腎上腺上方左右各長一顆9×8公分大的腫瘤,十分罕見,左側腫瘤還將腎上腺完全包覆。

胡曉文說,沅翰先經過5次化療,讓腫瘤縮小到4公分才開刀切除一個。一個月後,另發現腹腔新增一個6×8公分的腫瘤,之後轉移至淋巴和肺,這個疾病的變化很快,今天看起來有進步,明天又有新狀況;沅翰發病後9個月過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