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打石膏久不動 骨折手變「五十肩」

2014/12/11 06:00

張國銘指出,五十肩患者做手臂外旋動作困難。(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復健運動:圖1─伸直手臂做爬牆動作往上伸展。(記者蔡淑媛攝)

56歲的張姓家庭主婦去年中發生車禍,左手腕骨折打石膏,3個月拆除後左肩疼痛、左臂舉不起來,無法洗頭、穿衣、做家事,還嚴重到半夜痛醒,就醫才發現罹患「五十肩」。

手臂內轉動作困難。(記者蔡淑媛攝)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張國銘指出,張婦因骨折上石膏固定姿勢,卻因長期不動,引發肩關節囊膜沾黏,關節僵硬疼痛不能動,罹患「沾黏性肩關節滑囊炎」,俗稱五十肩,好發在40歲以上的家庭主婦、老師等過度使用手臂的族群。

五十肩可用當歸、薑黃、獨活等藥材,補氣血、通筋絡、壯筋骨。(記者蔡淑媛攝)

引起五十肩原因多,常出現在「非慣用手」的肩膀,「慣用手」因一直活動,「非慣用手」反而不動就易關節沾黏,或是「慣用手」常做家事或工作,過度使用肩關節,造成拉傷疼痛、少動,久了也變成五十肩,尤其糖尿病患者血路不通,發作機率更高。

復健運動:圖3:手臂做前後、左右的鐘擺動作,照三餐做10個循環。(記者蔡淑媛攝)

拖延不就醫 肩膀活動難恢復

復健運動:圖2:手臂做前後、左右的鐘擺動作,照三餐做10個循環。(記者蔡淑媛攝)

張婦經過整復推拿、針灸、外敷活血通絡、放鬆筋骨,和小針刀剝離沾黏,並勤做復健運動,2個月後好轉,不再疼痛,現在仍持續治療復健,手臂舉高、旋轉都沒問題,生活恢復正軌。

張國銘說,五十肩的徵兆包括手臂難以前舉、向外伸展、向後旋轉或轉手到身後,肩膀關節的前、中、後會出現痛點,尤其夜間躺下時,肩關節壓迫會更痛。

張國銘提醒患者要及早治療。因為常有患者心存僥倖不就醫,結果肩膀活動難恢復,而且愈早治療,治療時間也能縮短。

五十肩的保健預防運動能做爬牆運動(圖1),伸直手臂觸牆,手指沿著牆壁向上爬,同時身體也配合逐漸靠牆,一直到手臂無法上舉伸直為止,這個動作想到就常做;以及鐘擺運動,一手依靠椅子,身體前傾,患部肩膀的手臂放鬆做前後、左右擺動,進行10個循環,建議照三餐做(圖2和圖3)。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