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兒異位性皮膚炎 試試中藥洗浴方

2014/08/16 06:00

▲異位性皮膚炎在特定區域的皮膚呈現潰爛、粗糙的濕疹樣或苔蘚樣變化。(照片提供/胡心瀕)

文/胡心瀕

天氣濕熱,常會看到媽媽抱著小小孩就醫。寶寶的皮膚濕濕爛爛的,尤其嬰兒的臉頰、頸部、膝蓋、臀部有許多密集的粗糙紅疹,並伴有湯湯水水的分泌物,這些都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徵狀。

進一步詢問媽媽後發現,孩子常會下意識地搔抓長疹子的地方,往往抓得到處血跡斑斑;到了晚上,症狀更明顯,以致小朋友睡不好,哭鬧不休,影響白天的活動及食慾。

異位性皮膚炎多發生於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這些孩子常並見其他的過敏問題,如過敏性鼻炎或氣喘,且父母親也有不同程度的過敏,即異位性體質。

依照不同年齡層,會在特定區域的皮膚呈現潰爛、粗糙的濕疹樣或苔蘚樣變化,並可見極度搔癢,年紀越小的孩子會不停搔抓患處,導致破皮、流血,甚至有感染的情形。2歲以下的小兒嚴重者全身皮膚都會被波及。反覆地發作也可以見到皮膚產生色素沉澱及乾燥脫屑的情形。

中醫看待異位性皮膚炎,可歸類在「四彎風」、「奶癬」的範疇當中,一般認為跟先天免疫系統失調及後天接觸過敏原,外感風邪濕邪,久蘊體內,生熱化瘀相關。

治療常用祛風除濕清熱藥,例如荊芥、防風、蟬蛻、蒼朮、石膏、梔子、薏苡仁、金銀花、連翹、龍膽草、苦參根、白鮮皮等藥材,來緩解皮膚搔癢、潰爛流湯的問題。

要特別提醒的是,要控制這個疾病,避免症狀惡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善搔癢症狀,避免「越抓越癢,越癢越抓」。

中醫師依據其臨床經驗,除了內服藥之外,皆會開立外洗沐浴方,讓媽媽用藥水幫孩子泡澡,並會建議家長不定時,以毛巾浸濕藥水敷於寶寶的皮膚患處,配合乳液加強保濕潤膚,改善皮膚乾燥,就能減少搔抓問題,進一步預防皮膚感染,還給孩子們「本來面貌」。

(作者為桃園市風澤中醫診所中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