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動一動、曬太陽 有助存「骨」本

2014/06/22 06:00

文/楊榮森

骨質疏鬆症很常見卻常被忽視,在骨流失過程中,未出現明顯症狀,俗稱「無聲無息的疾病」,只有在骨折後引起明顯症狀,如駝背、腰痠背痛等,因此平時很容易被忽略。

骨質疏鬆症病患發生骨折的風險較大,包括腕部、髖部、脊椎和肩部等部位骨折,後果相當嚴重。

以髖部骨折為例,髖部骨折病患失去自立自主功能者達80%,需使用助行器者達40%,終生功能障礙者達30%,更有20%會因而死亡。可怕的是,骨折後會再導致惡性循環,導致下一次骨折,引起更多併發症,甚至死亡。

引發骨鬆性骨折的因素很多,骨量少、臨床風險因子、跌倒等,都是重要原因。

在骨質疏鬆症的眾多成因中,遺傳扮演重要角色,一個人所擁有的骨密度值高低,絕大部分取決於遺傳。

此外,骨質疏鬆症的明確風險因子包括性別(女性較多,女性骨質疏鬆症發生率約為男性的4-5倍)、年齡(年老者發生率較高)、荷爾蒙(停經後婦女、使用抗荷爾蒙治療者都較常見)、生活型式(不運動、很少曬太陽、吸菸、酗酒者較常發生骨質疏鬆症)、飲食(攝鈣量和維生素D攝取量不足者較常見)、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內分泌疾病、肝腎疾病、胃腸道疾病及吸收不良者、自體免疫疾病、中風、癌症病患等較常發生骨質疏鬆症)、藥物(使用類固醇者、含鋁制酸劑、氫離子抑制劑、肝素、抗癲癇藥物、癌症化學治療者較常發生)等。

一旦發生骨質疏鬆症時,治療的主要目標為降低骨折率;若是已發生骨折者,也需以防範再次骨折為目標;因此要降低骨折風險,就必須及早篩選出高風險族群,及早防範與治療。

及早保健骨骼,養成良好生活型式,即注意營養,攝取足量鈣、蛋白質和維生素D,適度運動、減少跌倒,戒菸酒,以增加最高骨量,減慢年老後或停經後的骨流失速度,這些都有益骨骼健康,降低骨折風險。(作者為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