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土撥鼠式微創術
腰椎狹窄治療新方法

2006/06/08 06:00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部主任周德陽針對腰椎狹窄病患,自創了「土撥鼠式」微創手術。他表示,這項手術是以高速鑽經由脊突鑽開,進入狹窄的脊椎管,將脊椎管擴大,以切除骨刺和壓迫神經的椎盤、韌帶,不僅可以獲健保給付,住院天數也可減少約三至四天。

周德陽指出,傳統治療腰椎狹窄,是從切除椎板下手,就連椎弓、椎盤也要一併切除,缺點是易造成術後脊椎不穩定、變形、神經粘連,甚至背部肌肉萎縮達卅%以上的缺點,有的患者必須開第二次刀,或是仰賴內固定術來穩定脊椎。

「土撥鼠式」微創手術是來自於「土撥鼠」鑽洞的靈感,選擇從背部最突出的脊突下手,優點是不會傷到肌肉,也可避開神經,不必切除椎板、椎弓、椎盤,一樣可以達到將脊椎管擴大,切除骨刺和壓迫神經的椎盤、韌帶的目的。

這種在高倍顯微鏡下進行的微創手術,手術完成後,可大幅降低脊椎不穩定的狀態,病患也毋須放置椎體支架,或裝置骨釘骨板等內固定器。

目前已有廿五例成功病例,年齡從卅至七十五歲,最多是五、六十歲的患者,由於傷口非常小,有的病患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第三天就能出院,平均住院天數四天,較傳統七至十天大幅減少。

這項手術已在今年四月於義大利舉行的國際會議上發表。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