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低位直腸癌新療法 可保留肛門

2014/01/19 06:00

▲真光刀能以更加精準及高計量照射於腫瘤本身,減少放射治療的合併症;圖為情境照,圖中患者非本文當事人。(照片提供/沈明宏)

文/沈明宏

34歲的陳小姐因解便帶血,且有想解便卻解不出的現象,醫師診斷後發現,離肛門口5公分位置有一腫瘤,經切片證實為直腸癌。陳小姐很緊張,希望儘快開刀。

在經過術前的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後,癌症侵犯深度較深且疑似有淋巴結轉移,在這種情形下開刀,一來可能無法保留肛門,二來癌症容易有局部復發。

在醫師建議下,陳小姐接受術前合併放射化學治療,讓腫瘤縮小後,再接受腹腔鏡低前位直腸(腫瘤長在下2/3的直腸)切除及結腸肛門吻合手術,於術後第6天出院。

陳小姐除了成功保留肛門外,而且在術後的病理報告顯示,已無殘存的癌細胞,顯示術前的放射化學治療很成功。

以往對於腫瘤太大、局部侵犯較厲害或位置很低的直腸癌病人,多半採取直接手術切除的方式,更甚者直接施行腹部會陰切除術,連肛門都切除,製作一個永久性人工肛門。此種作法除了會讓病人因對於永久性人工肛門的抗拒,影響病患接受正規治療的意願,進而尋求偏方而延誤了治療的契機。也易因為腫瘤太大或是侵犯深度較深,切除時易殘留癌細胞於病灶周圍,造成往後的局部復發率較高。

90年代中期開始,癌症治療有明顯的進展,歐美的研究報告指出,此類直腸癌病人接受術前合併放射化學治療後,能達到以下的目的:

◎增加腫瘤的可切除率。

◎降低腫瘤的期別。

◎提高保留肛門的機率。

◎較良好的局部腫瘤控制,降低局部復發率。

◎較手術後放射治療對小腸之副作用較少。

術前合併放射化學治療的方式可使大約60%的低位直腸癌病患,可以有保留肛門的機會,使90%的病人,腫瘤大小及期別有達到明顯縮小降低的情形,但缺點是放射線治療後大約要等4~6週才能進行手術,在這段期間腫瘤是否會因此而發生遠端轉移,目前仍無定論。

智慧型真光刀(Varian TrueBeam STx)是一種腫瘤放射治療設備,也可用來治療直腸癌患者。它可更精準及高劑量照射於腫瘤本身,降低周邊劑量,進而保護周遭正常器官,以減少放射治療的合併症,提升直腸癌患者接受治療意願及生活品質。(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