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抗生素非萬靈丹 持續濫用 未來恐無藥可用

2014/01/13 06:00

文/陳浚銘

曾經在門診碰過家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要求開立抗生素。什麼是「抗生素」?有這麼好用嗎?抗生素被視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醫療成就之一,這是一種可以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物質,之後發明了更多種類的抗生素,以對抗各種不同種類的細菌,並在1960年末期用於治療細菌性感染上獲得了空前勝利,抗生素是萬靈丹的說法因此不脛而走。

事實上,隨著科學進步,目前已知造成人類感染的來源很多,包括有細菌、病毒、黴菌與寄生蟲等,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感染,對於其他非細菌造成的感染則無法藉由抗生素治療。

然而抗生素不斷濫用的結果卻造成了我們現在需要正視的危機:「具抗藥性的細菌越來越多了!」「細菌愈來愈難殺,甚至殺不死。」其實抗藥性細菌早就存在,只是潛藏於自然界某些細菌體內,剛開始時數量極微,它們的出現在於人類沒有正確的使用抗生素,使其藉由各種不同的機制來保護細菌本身,而使得抗生素的使用只能越來越強,才能達到控制細菌生長的目的。若濫用抗生素的行為持續下去,細菌勢必會衍生出更多的抗藥菌種,使得所有的抗生素全然失效,屆時人類將會淪落到無藥可用的地步,畢竟細菌抗藥性的產生比新藥的研發還要快得多。

◎以往,是抗生素保護我們,現在,是我們要開始保護抗生素了,民眾在「用」與「不用」抗生素之間,須謹守「三不」政策:

●「不」自行購買:抗生素是屬於處方用藥,切勿自行至藥局購買,必須有醫師的專業判斷與檢驗,才能知道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選擇適當的抗生素。

●「不」主動要求:經由醫師評估,確定為細菌感染或有需要時,才能發揮療效。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不但會造成身體的負擔,還可能會產生副作用;此外,還會使得體內的正常菌叢受到抗生素的摧殘,免疫能力反而越來越差;再者,抗生素的濫用更會造成藥品資源的浪費,成為全民共同的負擔。

●「不」隨意停藥:抗生素對於不同的細菌有一定的療程,隨意停藥容易增加體內殘留的細菌產生抗藥性的機會。

對抗生素的迷思使我們不正視抗生素的濫用,請從現在開始,謹記「三不政策」,並確實遵循,以免害到自己,也害了我們的子孫。(作者為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醫學部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