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愛肝加油站》有肝硬化 未必有B肝或C肝帶原

2013/12/23 06:00

文/許金川

Q:我的爸爸最近因為胃口差、疲倦、拉肚子到診所就醫,醫師幫他做了腹部超音波,意外發現有肝硬化,不過,抽血檢查結果發現,爸爸的B型肝炎及C型肝炎都是陰性反應,並沒有帶原,但是醫師卻告訴我們,爸爸過去感染過B型肝炎,只是現在好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有肝硬化,通常不是應該有B型肝炎帶原或感染C型肝炎病毒嗎?

A:肝臟的質地原本應該是柔軟、平滑且富有點彈性的,但是當肝臟持續發炎厲害,長期下來肝臟會變得粗糙,臨床上稱為肝纖維化,在纖維化的階段,如果肝臟仍持續發炎,最後就會演變為肝硬化。

感染B型肝炎病毒及C型肝炎病毒,引起肝臟發炎壞死,是造成肝硬化的兩大主要原凶。除此之外,有些患者是因為酗酒、濫用藥物及保健食品等造成的,有少數患者則是因為自體免疫肝炎所致,因此,雖然大部分肝硬化患者都合併有B肝帶原或感染C肝病毒,但並不表示有肝硬化,就一定會有B型帶原或感染C型肝炎病毒。

您的父親近日意外得知有肝硬化,但目前檢測並無B肝帶原或C肝帶原,針對B肝帶原部分,確實有可能是過去曾經感染B肝病毒成為帶原者,因此造成肝臟發炎而不自知,但後來B型肝炎自行痊癒了,所以檢驗起來B肝表面抗原是陰性的,對此,只要再進一步檢測B肝的核心抗體(anti-HBc),即可得知是否曾經感染過B肝病毒。

由於肝硬化患者發生肝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每年大約有5%的機率會長出肝癌,因此,日後一定要在肝膽專科門診定期追蹤肝指數、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才能對肝臟健康作完整的把關。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提供民眾免費索閱。最新64期會刊內容包含「談肝癌放射治療」、「疫苗、篩檢、藥物三管齊下,保肝大業十年有成!」、「換肝經驗談,換肝後依然是鋼鐵人!」等。肝基會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