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與動物醫起治療 病友有了大進步

2006/05/29 06:00

文/陳杏蘭

一年多前,因緣際會,流浪到我們這個位於山區中醫院裡的哈士奇狗-灰灰,成了醫院裡的「永久住民」,同時也成為療養院中病友的好夥伴。

動物輔助治療在國外行之有年,被運用的類型分為兩種,一種為動物助手(即治療犬的飼主)偕同治療犬不定期、或定期訪視住院居民,另一種則是像灰灰是由住院居民一手拉拔和共同照顧的駐院狗模式。藉由接觸和照顧動物的過程中,改善住院居民的寂寞感及無望感。

另外,透過動物當做媒介,住民的人際互動也有明顯的改善,他們的注意力及持續度也有增加。許多西方的研究皆顯示,動物治療對於病患在生理、情緒及社會互動都有所幫助。譬如可以降低心跳頻率、減低呼吸次數、改善精神病患焦慮程度,也能增加微笑、注視、言語等社會化行為。

小英(化名)是一名卅一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發病時,她出現妄想與功能退化等症狀,不過,在一系列的醫療照護後,病情回穩的她顯得神采奕奕!在灰灰剛來醫院的那段時間裡,小英總是從旁觀看灰灰的生活,不過怕狗的小英一直處於舉步遲疑的狀態,遲遲不敢跟灰灰做肢體接觸。但在較長時間的相處後,小英出現主動向前要協助照顧灰灰的動作,並自願在青黃不接的時期裡,擔任灰灰的生活照顧負責人,從頭開始接受狗狗照顧的基本訓練。

現在的小英和灰灰成為好搭檔,每天總能在院區裡見著小英與灰灰親密的互動鏡頭。

阿樹(化名)是一名難治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生活中幾乎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她行為矯治的增強物,阿樹居然願意為了來看灰灰,而配合病房中的生活常規!小今(化名)總愛以反覆干擾及大聲說話等不適切的方法來尋求他人的注意;在職能治療的寵物治療課程中,接觸灰灰之後,她漸漸懂得以恰當的方式與人接觸,也能在想帶灰灰外出散步時,舉止得宜地向治療師詢問注意事項,並努力配合。

(本文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