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什麼痣 非除不可?

2013/12/14 06:00

痣是痣細胞的聚集,可長在身體的任何部位。(照片提供/蔡旻倩)

文/蔡旻倩

一般所謂的「痣」是指黑痣,學名是黑色素細胞痣。痣是痣細胞的聚集,可長在身體的任何部位,有的痣是天生就有,有的痣是後天形成,其數目可多可少。

大多數的痣在20歲以前出現,每顆痣有獨特的生長模式,有些痣的顏色可能不變,但多數一開始像雀斑一樣平,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慢慢變大、變凸、顏色變淡,甚至長出毛髮,最後又慢慢消失。

在青春期、懷孕或曬太陽後,可能發現痣的顏色變深或有新生的痣,但一般來說,很少出現癌化現象。

◎黑痣分為3種:

●接合痣:長在表皮和真皮交界處,實際位於表皮內,通常小而扁平。

●複合痣:長在表皮和真皮都有,有接合痣和真皮痣的成分,比接合痣較大和較突起些,但又比真皮痣扁平。

●真皮痣:長在真皮內,通常為突出在皮膚上的半球狀痣、較大顆和長毛的大多是真皮痣。

◎哪些情況可能會是黑色素細胞癌,需要去除?

皮膚科醫師是依據「ABCD準則」判斷。

◎ABCD準則:

●A(Asymmetry)不對稱性︰痣的上下、左右不對稱。

●B(Border)邊緣︰不規則或模糊不清。

●C(Color)顏色︰顏色不均勻。

●D(Diameter)大小︰直徑大於6公釐(mm)或有變大的情形。

◎治療方式

大多數的痣不需處理,但若家族中或本人曾有不典型的母斑或罹患黑色素細胞癌,則必須定期觀察。若外觀上與其他痣不同(如大小、形狀、顏色的改變及出血、出現癢或疼痛的情形),就必須看診檢查並治療。

◎皮膚科醫師會建議及早去除,或是密集觀察的痣:

●長在受到長期摩擦刺激部位的痣,如長在戴胸罩處和腰帶部位的痣。

●長在手及腳的痣,因為這裡的痣變成惡性黑色素瘤的機會較大。

●指甲溝的痣。甲溝與指甲下方皮膚相連,可能會長到指甲下面,被指甲擋住,不容易觀察,將來變惡性的機率較大。

●較大的先天痣,將來變惡性的機率較大。(作者為台南蔡旻倩皮膚科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