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日吞20顆藥昏沉沉 降低藥量精神反變好

2013/12/14 06:00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台灣人口老化,不少人合併多重慢性疾病,甚至在多處看診、多處拿藥,卻不知,這樣做可能讓自己置身在藥物交互作用、重複用藥的危機當中!

61歲的沈女士,原本1天要吞20顆藥,幾乎隨時都覺得昏昏沉沉、體力不佳,最後藥師為她重新檢視用藥、嘗試減量用藥,結果藥吃少了,精神反而變更好。

她表示,自己原本每餐鎮定劑要吃到4顆,還有抗憂鬱劑等藥物,結果藥師建議適度運動、配合慢慢降低藥量,到現在鎮定劑只要2顆半。

藥師公會聯合會昨日公布該會接受食藥署委託進行藥事照護成效,其中針對過去半年,在雙北、桃園縣、彰化縣、嘉義市、台南市等6縣市、近700名接受「居家藥事照護」的個案「藥歷」進行分析,發現有744項藥物治療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問題竟然是「身上真正有的病、沒吃到藥,身上沒的病、卻白吃了藥」,也就是民眾正在吃的藥物不符合適應症,共占了用藥問題的40.6%。

其次,像沈女士一樣,藥品劑量過高,或是可能有藥物過敏、藥物交互作用等藥物安全問題的情況,共占用藥問題的27.8%。最後則是劑量不足、藥品效果不佳,占21.4%。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藥事照護發展中心執行長譚延輝指出,這項計畫是由食藥署委託藥師公會全聯會進行,其對象是針對65歲以上、用藥超過5種、罹患多重慢性病等族群等相對弱勢、需要高關懷的病人。

除了這些弱勢病人之外的一般民眾,也可能有類似潛在用藥問題。除了多處看診、多處拿藥外,有些民眾可能同時併用多種保健食品等,使用方法是否合宜?也都需要專業藥師把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