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紅疹長年治療未癒 驚罹罕見皮膚淋巴癌

2013/12/13 06:00

治療前,身上少曬到太陽的地方,滿是花菇狀的斑塊。(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陳同學感謝媽媽一路陪伴就醫。(記者蔡淑媛攝)

家住澎湖的19歲陳同學從小學3年級開始,四肢內側長出10元硬幣大的紅疹,醫師都說是因游泳對氯過敏或濕疹,長年治療未癒,紅疹變多又變大,國三時,他的臀部、腳底都長滿花菇般的斑塊,到台中榮總切片檢查才發現罹患皮膚淋巴癌「蕈狀肉芽腫」。

治療後,原本花菇狀的斑塊幾乎看不見,只剩當時的切片痕跡。(記者蔡淑媛攝)

台中榮總皮膚科主任沈瑞隆指出,蕈狀肉芽腫是罕見的皮膚癌,原因不明,病程長,初期出現丘疹、紅斑,有時會脫屑和搔癢,很容易被誤認為濕疹和牛皮癬,也和一般皮膚癌不同,是長在陽光曬不到的地方,必須進一步切片檢查,甚至要多次切片才能發現確診。

陳同學罹患蕈狀肉芽腫第一期,必須每週做3次紫外光照治療,只能休學一年跨海搬到台中專心醫病,在菜市場工作的媽媽也辭掉工作陪同,治療近5年,身體斑塊都不見了,但仍要每週一次從澎湖坐飛機來台中持續光照治療,抑制癌細胞生長,媽媽都一路相伴,讓他感謝地抱著媽媽說:「以後一定讓媽媽過好日子。」

沈瑞隆說,陳同學光照治療再減為每月1次,之後還要追蹤觀察8年未復發,就算完全治癒。

蕈狀肉芽腫每年新增病例為每百萬有3.6到4.6人,因為容易誤診,數字可能被低估,如果及早發現治療,10年存活率高達9成,但如果沒發現,癌細胞容易隨淋巴蔓延到內臟器官或血液,存活率不到4成。

沈瑞隆提醒,皮膚如果出現問題,治療3個月到半年都不會好,最好進一步切片檢查,避免病情惡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