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抗癌藥有無作用 看影像就知道

2013/07/23 06:00

▲台北醫學大學P2實驗室可快速培養各種癌細胞,有助加快抗癌藥物研發速度。(圖片由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抗癌藥物進入身體後能不能確實殺滅腫瘤細胞,病人通常得一段時間才能知道答案。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則研究透過最新的分子影像技術,設法先幫藥物掛上小分子顯影劑,醫師藉此可望直接透過磁振造影等影像監測,一眼看出抗癌藥有無直接鎖定腫瘤攻擊。

台北醫大校長閻雲指出,藥物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武器之一,但不管是透過抽血或是驗尿,都不易得知到底有多少藥物進入腫瘤,也不清楚藥物在腫瘤內的作用機制。

近年的分子影像技術,則是設法將小分子抗癌藥物,透過載體與顯影劑結合,如此一來,研究新抗癌藥物的團隊,可直接透過影像、觀察藥物是否到了對的地方、做了正確的事。

台北醫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陳震宇表示,一般化療藥物打進靜脈後,會到全身各處,部分留在腫瘤。在沒有分子影像的年代,這些藥物是否發揮作用?只能靠推測;現在則可以在藥物上面連結上小分子的順磁顯影劑,直接透過核磁共振掃描,就可以「看到」這些藥物在體內移動的軌跡,可以看到藥物有沒有聚集在腫瘤上面,清楚得知藥物可能的療效。「不像過去,無法得知究竟是藥物殺死了癌細胞,還是抗體殺死了癌細胞」。此外,這類順磁顯影劑臨床使用已經多年,安全性上沒有太多疑慮。

台北醫大研究團隊透過分子影像協助,最近更成功研發出代號為E028的小分子抗癌藥物,目前已進入臨床前期試驗階段,可望今年底到明年初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

除了在小分子藥物上結合顯影劑以觀察藥物作用情形,未來如果能進一步幫小分子藥物鍵結上可與腫瘤細胞膜上特殊蛋白質結合的結構,則藥物一與腫瘤接觸,就能和癌細胞結合,殺死癌細胞,也是另一個研究方向。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