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有腦中風病史 易罹患失智症

2013/04/20 06:00

▲罹患失智症的嚴劍琴博士(左),退休後維持運動、旅遊、保持和朋友的聚會,與她結婚36年的張先生(右)戲稱自己是她最好的秘書,兩人一路互相支持、一起面對疾病。(記者楊久瑩攝)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

哪些疾病的人容易罹患失智症?調查發現,曾罹患糖尿病與肺部疾病者發生失智症的風險為一般人的1.8倍;曾中風者更高達7倍。

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昨公布台灣失智症盛行率現況報告,新北市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孫瑜醫師說,病史相關性調查發現,罹患糖尿病、肺部疾病及中風者,有較高的風險。

調查也發現,高血脂患者的失智症比例較低,可能與高血脂患者大多接受降血脂藥物治療有關,過去實驗已證實降血脂藥物對失智症有預防效果,但糖尿病患者不論是否接受治療,失智風險依舊高,可能與糖尿病疾病本身的病理機制,造成腦部加速退化有關。

另外,社經狀態、生活習慣及病史調查也發現,失智者的罹病率除了隨年齡增加外,與是否受教育也有關聯性,不識字的受訪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是受教育者的2倍。受訪者如果有喝茶或喝咖啡的習慣,或有規律的運動或積極參與社交活動,罹患率也偏低。經由生活、飲食等控制,同樣能有效降低失智風險,達到預防的效果

3年前發現罹患失智症的嚴劍琴博士退休後,持續維持運動、旅遊、和朋友聚會,從確診時的不知所措,到現在夫妻兩人攜手支持,和她結婚36年的張先生一路陪伴、自稱是嚴博士最好的秘書。

嚴劍琴說:「我是學數學、學電腦的人,完全不了解大腦。不知道為什麼會得到失智症……?」她鼓勵所有失智症朋友,克服這疾病就是要讓自己正常生活、每天都過得快樂。

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全台目前有20萬失智人口,其中9成都是65歲以上老人;針對全台65歲以上老人進行的調查顯示,65歲以上國人罹患失智症比例為8.14%,85歲以上罹患失智症比例達24.68%。

《健康小叮嚀》五多預防失智症

◎多動腦

閱讀、寫作、園藝、唱歌、打麻將等創造性活動都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多運動

每週規律從事3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包括走路、爬山或有氧運動。

◎多社交

從事公益、社區、宗教活動或當志工等,多與人群接觸。

◎多保健

避免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上身。

◎多吃好物

建議採地中海飲食,也就是多吃蔬果、豆類、堅果、穀物及深海魚類,並以橄欖油烹調或涼拌。

(整理︰記者楊久瑩)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