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失智症作怪 7旬翁誤認鄰居偷妻

2013/03/30 06:00

▲透過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調查、評估等方式,可早期診斷出失智症、並及早治療。(記者林孟婷攝)

記者林孟婷/台南報導

一名75歲老翁最近變得多疑、易怒,還誤認鄰居潛入家中偷竊財物、企圖勾引已經72歲的妻子,家人和鄰居都不堪其擾,被帶到醫院治療才發現該名患者罹患阿茲海默氏失智症。

國內潛藏7成失智症病人

奇美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霈馨表示,根據統計,台灣仍有7成失智症病人隱藏在社區中未被診斷出來,主要是因為老年人記憶力變差、語言表達困難、判斷力變差、行為能力退化,常被當作是正常老化的一部份,而失去治療先機。

高霈馨指出,失智是一種腦部疾病,發生在老年期的漸進性智能退化,並影響記憶、抽象思考、語言能力、操作功能和日常生活執行功能。

導致失智症的原因很多,高霈馨表示,首要之務則是要鑑別診斷,臨床上最常見的就是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則次之。

她說,7成失智症病人在認知功能變差的病程中會合併出現精神症狀,包括有憂鬱、妄想、幻覺、錯認以及其他行為障礙,這也是照顧者最主要的壓力來源。透過藥物與記憶訓練等非藥物治療可延緩病程,但對於照顧者、家屬而言,照顧失智症病人相當耗費心力,主要照顧者因承受極大身心壓力,往往最後也罹患身心疾患,透過衛教、社會資源、支持服務導入可減少照顧者負面情緒。

失智非老化 需經評估治療

奇美醫院特別成立失智症門診,並建議家中如有長者,尤其是65歲以上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動脈硬化、中風、巴金森氏症等病史患者,出現疑似記憶力或其他認知功能缺損時,可至門診進行診斷評估。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