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兒捐腎救母 終結洗腎人生

2013/02/22 06:00

▲兒子張仁傑(左二)心疼媽媽李碧月(右二)洗腎太辛苦,捐了左腎給媽媽。昨天與張父(右一)、黃一勝主任(左一)開心合照。(記者魏怡嘉攝)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57歲的李碧月因遺傳性糖尿病引發腎病變,醫師建議需要洗腎,每次洗腎就是4小時,她形容簡直「生不如死」,兒子張仁傑看了十分心疼,決定捐左腎給媽媽,如今媽媽恢復正常的生活,全家重拾歡樂。

李碧月說,一開始兒子仁傑要捐腎給她,她並不願意,怕兒子要受苦,但兒子很堅持,她才點頭同意。

張仁傑透露,他一開始不是很瞭解捐腎細節,也曾擔心只剩下一枚腎會影響生活,為此曾去拜拜問神,後來聽了醫師的解說後,才一掃心中的疑問,況且他才32歲,還很年輕,且身體一直都不錯,捐一枚腎給媽媽應該沒有問題。

新光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一勝表示,人有兩顆腎臟,共約100萬單位腎絲球,日常生活排泄功能僅需30萬單位的腎絲球工作就足夠了,其餘70%是在休息狀態,所以只剩一枚腎對維持人體正常的排泄功能是足夠的,但有高血壓及心臟病史者應審慎評估,術後要留意不宜過量攝取油脂、鹽分,要多喝水,非必要不要亂吃藥,以減輕腎臟負擔。

親屬間活體腎移植效果佳

黃一勝說,目前國內等待腎臟器官人數近6萬人,登錄的病人約6200例,但每年僅能實施200例左右手術。面對每年新增3600位尿毒病人,腎臟移植的需求更加迫切。

由於腎臟來源相對短缺,病人大約要等候10到15年才能等到腦死病人的器官捐贈,使得親屬間活體腎移植已成為現在器官移植重心。

黃一勝表示,歐美國家的親屬間移植約佔30%到40%,但台灣卻只佔15%到20%,還有努力的空間。根據長期追蹤顯示,活體親屬腎移植比屍腎移植有較好的結果,且活體腎移植也可大幅減少等待屍腎移植的時間。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