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避免交互感染 少到加護病房探病

2013/01/20 06:00

文/張佳如

最近全球天氣多變,諾羅病毒發威,全球各地都有病例出現。台灣也不例外,各家醫院急診室病人增多。天氣冷,除了呼吸道症狀,其中顱內出血的病人也不少,常見的有出血性腦中風或顱內動脈瘤破裂。通常接受手術的病人,術後都會進入加護病房密切觀察。

當病人轉入加護病房時,護理人員會針對主要家屬做隔離防護措施及床邊監視器衛教,包括洗手、穿脫隔離衣及生理監視器上的血壓、心跳、呼吸等。

依照台灣人的習慣,病人住院後,許多親朋好友都會前來探視,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未洗手、誤取了別床的隔離衣,通常一床病人一次僅能2人探視,一下子湧入3到4人,也未戴口罩,你一言、他一語,整個加護病房有如菜市場。

一般進入探視病人的親朋好友們,通常不了解隔離防護的重要性,也不知生理監視器上數字的意義,有時血壓160毫米汞柱,就緊張說:「血壓控制太差了吧?會不會再顱內出血啊?」殊不知這樣的血壓才適合顱內動脈瘤破裂的病人。

醫院為了做好感染控制,避免交互感染,很努力在推行感染控制措施,例如︰接觸病人前後洗手、有呼吸道症狀者要戴口罩,不僅是醫療人員,一般民眾也需要有基本常識,避免病人因感染而延長住院天數,造成健保浪費,更嚴重者可能導致病人因感染而死亡,所以為了病人好,病人轉出普通病房後再探視,對病人才是最好的方式。

(作者為台中榮總護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