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把握黃金期 中醫配合節氣轉骨

2013/01/20 06:00

文/謝宇晴

門診中,常有憂心忡忡的父母帶著瘦小的孩子問:「小孩子身體差、吃得少,6年級還長得這麼矮,是否需要轉骨?」現代人普遍營養充足,父母總希望小孩比自己來得高壯,但要審慎拿捏轉骨時機,過早進補會揠苗助長,若因輕忽錯過青春期發育的黃金時間,想再長高就只能望天興歎了。

隨著第二性徵發育,性荷爾蒙分泌會促進骨骼生長,也加速長骨生長板閉合。女生乳房發育後1年、男生變聲前1年是生長快速期,身高每年約長8到9公分,過了生長快速期則每年平均只長2到4公分。有些家長愛子心切,常給小孩進補,人參、雞湯天天吃,造成小孩性早熟,殊不知身體開始分泌性荷爾蒙,就會加速生長板閉合,反使小孩日後長不高。

先調理腸胃 再等孩子發育成熟

依中醫理論,「腎」(與西醫說的腎不同)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腎所藏精氣含「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稟受父母的遺傳物質,「後天之精」是飲食通過脾胃運化而成的水穀精氣,在臟腑代謝後藏於腎而成。

小孩消化功能不好,或是飲食不節,嗜吃冰飲、甜食,都會影響日後發育,故中醫會先調理腸胃,等發育時機成熟,配合節氣變化轉骨。

從秋冬到清明節是適合轉骨的時機,但因腎主封藏,與冬氣相應,且腎主骨生髓,冬天使用補腎中藥,以對應天地四時「藏」的規律;春天時萬物生發,可助益腎精由「藏」至「生」的轉化過程;夏季則暑氣隆盛,不宜用溫燥的補腎藥,以免化火傷陰。

使用轉骨藥物也應配合充足睡眠及適度運動。夜間宜晚上10點前就寢,因生長激素分泌在晚間11點至凌晨2點為高峰,延遲睡眠會造成生長激素分泌量降低。

跑步、跳躍等運動,可刺激生長板內細胞分化,增加生長激素分泌,加快骨骼成長。

使用中藥對轉骨有很大發揮空間。轉骨除身形體態轉變,也應包含心性培養。父母可加強小孩自制力訓練,減少甜食、飲料攝取,讓小孩養成自動自發就寢及運動習慣,健壯的體魄與健全的心性才是完整的「轉大人」。

(作者為台北市田安然中醫診所副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