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子宮頸癌近接放療 降低直腸炎併發症

2013/01/09 06:00

▲近接治療機是子宮頸癌放射治療的利器。(照片提供/黃英彥)

文/黃英彥

子宮頸癌是國內婦女發生率很高的癌症,放射治療可治療第一期到第四期的腫瘤。不過治療後引起的直腸炎併發症,如血便及排便次數增加往往困擾病患,影響生活。

直腸炎併發症有不同程度的表現,一般來說,輕度是偶爾發生不需藥物處理即可自行恢復正常,中度則是需要用藥物處理才能改善,重度是無法以藥物改善,需要反覆輸血或施行腸造口才能減輕貧血,許多因素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線直腸炎發生。

不過在醫療團隊的努力下,隨著治療技術改善,整體直腸炎發生率已經由20年前的49.7%,降至10年前的32.7%,再降到目前的21.5%。重度直腸炎發生率由以前的7%到8%,降到目前的1.3%,降低幅度高達6倍。

臨床上發現,體型較瘦小及年長者因放射劑量較高,引起副作用的機會比較大,對照美國病患的直腸副作用發生率較東方人低,體型應該佔了重大的因素;年長者的正常組織修復能力較低,加上劑量較高,更易造成副作用。

若能適度調控「體外照射」以及「近接治療」的劑量比重,在進行「近接治療」時,採取施行6次,每次劑量較低(4.5格雷)的做法會比每次劑量較高(6格雷)但是較少治療次數(4次)較不會發生中重度直腸炎,發生率可由高劑量的18.8%,降到低劑量的9.5%,降低幅度達1倍,且這種改善幅度在年齡大於63歲病患更達到4倍。

近接治療的原理與做法是將治療器械放入子宮腔內,接上近接治療機器(如圖)治療,以達到局部腫瘤高劑量而周圍正常組織(小腸、大腸、直腸、膀胱)低劑量的目的,每週兩次,療程為2到3週,並不需要麻醉及住院,順利的話只需半個小時即可治療完成,健保皆有給付。(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副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