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300萬人時常自我懷疑、悲觀 4成國人認為明天不會更好

2012/12/05 06:00

▲精神健康基金會發表全國精神健康指數,任爸(左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兩性生理專家魏兆玟、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專案企劃許人禾合影。(記者邱宜君攝)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越來越多的研究調查證實,失業、勞動條件低落、經濟負擔沉重,全國人民正在經歷一場心靈海嘯。精神健康基金會昨發表2012年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報告,發現國人心身健康和個人價值都不及格,更有超過4成的人認為「明天不會更好」。

耕莘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提醒國人,心身健康環環相扣,勿以為搞定睡眠身心就健康。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則表示,自2004年到2012年,有高達218萬人覺得自己不幸福,「不要期待一個馬英九,就能帶大家出埃及。」希望社會大眾學習鍛鍊自己的心理韌性,才能度過低潮。

精神健康醫學會調查共整合家庭健康、心身健康、個人價值、生活掌握等4面向得分,發現國民整體精神得分只有81.6分,在及格邊緣(80分及格),接近金融海嘯那年的谷底分數(80.1分)。

除了家庭健康達87.9分,國人心身健康、個人價值都是不及格。3成以上受訪者覺得心情差、沒動力、記性差、焦慮緊張、睡不好,也有近3成受訪者對自己的成就不滿。此外,還有43%受訪者「不認為將來會更好」,是所有調查項目中得分最低。調查也發現,估計有300萬人的心理韌性過低,時常對自我懷疑、悲觀、不知如何求助。

楊聰財表示,「社會無望感」,讓人常感到挫折,生活動力減退,導致有些人會去尋求不切實際的快樂,例如拉K吸毒。有些人則會誤以為搞定睡眠就好,到診間甚麼都不說,只要安眠藥。

楊聰財提醒,長期壓力大,會導致體內可體松過高,影響記憶、降低免疫、增加心血管疾病、腸胃不適,甚至過勞崩潰。建議每天檢視自己有沒有「三好、四發」,三好就是能睡、能動、能笑;心情不好則有四種抒發方式,例如找人訴說、唱歌、寫快樂日記、運動。這些有助增加腦內的「快樂荷爾蒙」,像是血清素、多巴胺、新腎上腺素、腦內啡等。

藝人Selina的父親任明廷,也分享自己度過人生低潮的過程。他說,五十歲剛失業時,每天靠爬山、向山谷對自己發表精神喊話,加上家人的鼓勵和體諒,才能重新站起來。他呼籲大家要重視家庭、朋友的支持力量,對困境抱持著感恩的心情,更能勇敢、耐心地戰勝憂鬱。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