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女嬰猝死案 相驗後與流感疫苗無關

2012/10/14 06:00

記者楊政郡、蔡淑媛、陳建志、邱宜君/連線報導

台中市11個月大張姓女嬰疑似接種流感疫苗猝死,台中地檢署解剖鑑定出爐,認定與疫苗無關,女嬰在死亡前約1到2週已發生心肌細胞破壞、心臟肥大擴張,導致心因性休克死亡。

疾管局中區疫情感染症指揮中心指揮官王任賢醫師看過女嬰的心臟病理切片,除確認心肌炎至少已有1到2週,且心臟、肺臟、脾臟、肝臟、血液皆驗出大量B19微小病毒,並非疫苗引發死亡。

女嬰的父親得知結果後表示,女兒在打疫苗前,確實出現流鼻涕類似感冒的症狀,已經接獲相關單位通知,強調尊重專業,接受和注射流感疫苗無關的結論,對於死因沒有意見。

檢方指出,張姓女嬰是在10月5日到台中市某小兒科診所接種流感疫苗,6日出現嘔吐、呼吸急促等症狀,經送醫後,當天下午6時許死亡,引起家屬及外界質疑是否與接種疫苗有關。

10月8日檢察官及法醫決定解剖,詳查死因,採集死者臟器、組織、血液、尿液及胃容物等,送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化驗,結果顯示與疫苗並無關連;同批號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經查扣化驗,也沒有驗出病原體。

台中地檢署前日晚間收到報告後,已立即通知死者家屬及相關人員,揭示鑑定報告結果。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指出,兒童心肌炎有三大原因:流感、腸病毒、B19微小病毒。由於心肌炎症狀類似感冒,不易發現,面對無法言語的嬰幼兒更是難以診斷。所幸心肌炎並不常見,台灣每年得到心肌炎的兒童頂多幾十個,台大一年因此住院的孩童也不會超過5個。

黃立民說,B19微小病毒是極常見的病毒。此病毒透過飛沫傳染,通常會引發紅疹、關節痛、短暫而輕微的發燒。貧血的人若感染,會影響到造血功能,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B19很少引發嚴重反應。

黃立民指出:「台灣兒童10歲以前就有6成都感染過,大都在幾天內自行痊癒。」反觀兒童因感染流感病毒併發肺炎、腦炎而住院的比率就很高。以亞洲為例,每千名得到流感的5歲以下兒童,就有4人住院,且年齡越小風險越高。他建議:「只要沒有發燒或明顯上呼吸道感染症狀,6個月以上的幼兒就可以打流感疫苗,幾乎所有先進國家都這麼做。」

王任賢也呼籲民眾應及早施打流感疫苗,因為今年流感來勢洶洶,今夏以來患者發燒、咳嗽比以往來得嚴重,除了已經罹患流感或是有急性發燒疾病、曾接種流感疫苗過敏者,不可施打疫苗以外,都建議接種,注射疫苗後,約需2至4週產生免疫力,應儘早接種。

疾管局發言人周志浩昨天表示,相當感謝家屬、衛生局與司法單位的協助。除了法醫鑑定,衛生署已召開兩次專家會議,與國內相關領域專家討論,得到相同的結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