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看到鬼?人臉變形 黃斑部病變啦!

2012/08/22 06:00

▲醫師指出,黃斑部病變的典型症狀就是中央視覺扭曲或有黑影,應該及早治療。(記者王昶閔攝)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看東西、看人臉突然扭曲變形,有些老人家以為「七月半見鬼」,就醫後才發現,是老年性眼底黃斑部病變,也是失明主要原因。醫師指出,視力對老人生活品質非常重要,也是獨立指標,及早發現與積極治療,有助於延緩視力退化。

106歲的人瑞林爺爺,因養生有道,身體健康,視力良好,百年來,一直可自理生活,也狠獨立,卻在4年前發現黃斑部病變,視力退化,因為不希望失明,他就醫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成功保住視力,可看報與寫字。

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醫師林伯剛指出,絕大多數老人家都跟林爺爺一樣幸運,雙眼可使用超過百年後才出現黃斑部病變。

根據統計,台灣有1成65歲以上老人罹患有黃斑部病變,約24萬人。老年視障人口中,每4人中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

林伯剛表示,黃斑部病變是眼部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與血管日漸增生造成,發病後惡化速度相當快,兩年內若未積極治療,9成患者的視力恐怕惡化到0.1以下,達到法定失明標準。除了年齡之外,家族史、抽菸、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常接觸強烈陽光、高度近視都是高危險群。

林伯剛指出,黃斑部病變初期因為發生在單眼,視力有另一眼代償,故未必都能早期察覺「模糊、扭曲、變形」症狀,而延誤治療時間,往往等到另一眼也發病時,才發現視力已嚴重減退,甚至有黑影、眼底嚴重出血,此時往往已錯過治療黃金期。

林伯剛表示,黃斑部病變早期治療效果較佳,但不少民眾以為補充葉黃素食品就可以改善病情,卻不知道只有預防保養功效,並不具有治療效果,而因此延誤了治療時間,相當可惜。

林伯剛建議,50歲以上民眾可多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或家中「磁磚」、「窗框」等直橫條排列處,進行自我篩檢,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目視這些直橫線,若發現線條扭曲變形、有黑影或空缺,應盡速找眼科中的「視網膜專科」求診。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